吴胜明的事迹是真实的吗?
16岁,反对包办,两次逃婚。
44岁,白手起家,经商有道。
51岁,身价千万,富甲一方。
53岁,锒铛入狱,判决死刑。
61岁,丈夫出轨,女儿自杀。
71岁,重见天日,扫厕谋生。
76岁,东山再起,身价千万。
吴胜明的人生堪比一部传奇小说,人称她“女版褚时健”。
然世人皆知褚时健,鲜有人识吴胜明。
1933年,吴胜明出生在浙江一处商贾世家。
2岁,母亲离开风流成性的父亲,改嫁台湾,她便从此随祖父母长大。
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养尊处优,按当时的礼俗,大家小姐理应循规蹈矩,嫁人生子。
可她偏跟其他女孩不一样,别人扎堆玩过家家,她就蹲在家里米店药铺里,听长辈们算账、谈生意。
久而久之,吴胜明心里也有一本生意经。
可封建守旧的大家庭里,女孩命不由己。
12岁,家里为她定下一门娃娃亲,吴胜明极力抗争。
她的刚强个性,让说客都无功而返,只好作罢。
16岁已是亭亭少女,免不了又有人提亲,这次家里再也不能容忍她胡闹。
强行立下婚约,婚期一天近似一天,吴胜明暗生一计。
一天, 她佯装温顺对祖母说:“婆婆,我上街买点东西。”
谁也没想到从未出过远门的她,竟要逃婚。
出了家门,吴胜明偷偷搭上开往上海的火车,从故乡飞驰而过。
上海给了她自由,带来的钱花完,就是另一种困厄了。
吴胜明靠仅有的针线活手艺,在一处富贵人家做保姆,呆了两年。
收入微薄,地位低下,犹如笼中鸟。
小女儿身,大女人心,吴胜明于心不甘。
这时,远在西安的军官叔叔为她带来一丝命运的转机。
她不知道一场刻骨铭心的初恋,也将从这里奏响。
18岁的吴胜明,身材娇小,长相温婉,与叔叔的山东指挥官于萍一见钟情。
叔叔看破不点破,他不愿侄女远嫁北方,便利用职权将于萍调离西安,甚至拦截了两人的书信。
几年后,吴胜明辗转得知于萍要在北京做手术,孤身前去探望。
刚见面,就被叔叔的手下阻挠,强行将她带离。
疾驰的军车上,吴胜明以死相逼,“不让我下去,我就跳车!”
她做出格的事,也不是一回两回,谁都相信她说到做到。
司机赶紧奉命停车,给了两人最后道别的机会。
于萍气喘吁吁追上来,递上一张字条:
碌碌奔波为人谋,
长江一去无回浪,
但看河水向西流。
这三句话,吴胜明记了一辈子。
30年后,功成名就的吴胜明与平步青云的于萍,竟在一间软卧车厢相遇。
遗憾的是,两人都已结婚生子,并未相认。
“你看着面熟,姓什么?”
“姓张。”
“哪人?”
“浙江。”
“你要是姓吴,就更好了。”
吴胜明故意撒谎冠了夫姓,打消于萍疑虑。
而她心如明镜,这么多年,容貌神态、衣着举止都会变,唯独她记忆中这双眼睛不会。
那年,她的女儿才两岁,她不可能让孩子再承受一遍自己曾缺失母爱的痛苦。
到了郑州,吴胜明要下车了,趁于萍离开车厢,她在桌上留下一张字条:
碌碌奔波为人谋,
长江一去无回浪,
但看河水向西流。
火车开动时,于萍看到字条,趴在窗口对她大喊,竟也无法下车。
如此一别,便是一生。
吴胜明与于萍在北京诀别后,重回上海。
25岁时,认识了小她7岁的张思源,两人亲如姐弟。
7年后,张思源向她求婚,张家家底薄,吴胜明的婚事遭到家族极力反对。
她和张思源私奔到青海,靠着丈夫的修理手艺盘下一家小店铺,就地安家。
婚后,两人急于要孩子,可吴胜明习惯性流产了四次,痛不欲生。
医生判定吴胜明不适应高原气候,夫妻二人才迁回郑州。
第五次怀孕,她已是42岁高龄产妇,眼见着小腹一天天隆起,喜忧参半,直到婴儿落地,夫妇俩悬着的心才放下。
1975年,女儿“艳子”来到世上。
自小缺乏母爱的吴胜明,唯一能想到爱女儿的方式,就是给她最优渥的生活。
赚钱,迫在眉睫。
80年代前后,国内的供销机制死板,社会上物资匮乏,收音机、尼龙服装十分走俏。
很多人下海做商贸,赚得钵盆满溢。
吴胜明瞅准机会,也筹备下海。
先拿出多年积蓄,又贷款1.5万元,回到故乡开了第一家公司——爱艳商贸公司。
多年走南闯北的经历,和自小耳濡目染的从商之道,给了她老练的眼光、过人的胆识。
商贸公司业务飞速扩张,遍布河南、福建、上海等地,账目流水百万。
而吴胜明不管生意多忙,出差总要将女儿带在身边,才安心。这是她在商场打拼的动力。
一次出差,在酒店午睡,醒来后看见女儿满手是血。乖乖坐着,等她醒来。
“为什么不叫醒我呢?”
“妈妈太累了,我想让妈妈多睡一会儿。”
女儿是她最贴己的小棉袄,而和谐的三口之家早已暗生危机。
婆婆暗示她:儿子张思源与家里保姆有染。
吴胜明为了顾家,回郑州开了第二家公司,又辞退了保姆。
防不胜防,张思源拿着她辛苦赚来的钱,在外租了房子继续包养保姆。
吴胜明一心想给女儿完整的家,便加倍对女儿好。
艳子10岁生日时,央求她:“能不能请老师、同学都来吃饭呀?”
吴胜明爽快地答应,谁料那天女儿竟招呼全校师生都来了,一共500多人。
当天,为了不食言,她只好包下整座国际饭店,设宴30桌。
席间,女儿又恳求她帮助没用新衣服的贫困同学。
于是,粗粗统计完,现场竟有三四百人都需要新衣服,吴胜明忍痛一人发了20元置衣费。
在当时,20块钱足以买一套全新的衣裤。
那天,一场生日宴,挥霍了20多万。
那年是1985年,她的身价过2000万。
生活极尽奢华,挥金如土。
国内买不到的香水、包包,就乘国际航班到法国专柜购买。
财富的增加,逐渐变成账户后面数不清的0,人心渐渐麻痹。
吴胜明也沦为疯狂敛财的机器,不知不觉间越过法律的雷池。
她得到贩卖48辆高级轿车的机会;同期,来自台湾一批造价不菲的高档布料,也落入她手中。
两件大事还未来得及实施,就经人举报,吴胜明的公司遭到彻查。
这场轰动一时的经济大案,将她手下的三个公司和家中全部财产尽数充公。
走私罪、合同诈骗罪数罪并罚,吴胜明被判死刑。
宣判后,她缓缓走入女监舍,很平静。
据说,很多男犯人在听到死刑后,多半都浑身瘫软,得由人拖着回去。
后来上诉,才改判无期。
无论判罚结果如何,她都认罪,唯独担心女儿难以接受。
入狱后一年多,她都让丈夫张思源骗艳子。
“你妈去外地谈生意,一时半会回不来。”
一次酒后,张思源还是说出了真相。
首次探监时,10岁的艳子哭得撕心裂肺。
“妈,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五年之后,就能出去了。”
艳子信以为真,回去后,每周都给吴胜明写信。
渐渐地,艳子信里不再提及父亲,吴胜明在监狱甚至收到了一纸离婚申请。
彼时前夫张思源和保姆情人私奔,豪掷二十万,在保姆老家盖了新房,还帮她哥哥娶了亲。
而亲女儿艳子则被送往乡下伯父家,寄人篱下。
没有路费,看母亲的次数越来越少,信仍旧按期发出。
女儿是吴胜明减刑的动力,别人在囚房里哭天抢地,打牌闲聊,她就整日捧着书苦读,有时也写写文章。
每月各项评比中,吴胜明都榜上有名。
她和女儿,一个在外,一个在墙内,都奔着团聚生活。
然而五年到了,吴胜明并未如约出来,只得又告诉女儿“再等我五年”。
其实那时她已经多次减刑,总刑期改为18年了,可如此,时间也太久太久了。
一次,伯父和艳子吵架,一气之下说出实情:“你妈是无期,永远不会回来。”
这句话让艳子溃不成军。
她给父亲张思源打电话,想让他来接自己同住,父亲拒绝了。
那天,是艳子16岁生日。她服下一瓶农药,含恨自杀。
生前,她嘱托朋友一定要往监狱写信,鼓励母亲减刑。
艳子走后,吴胜明一眼就认出信上不是女儿的字迹。
信中解释,艳子出车祸,导致右臂必须截肢,往后写信只能由他人代写。
打消了疑虑,吴胜明为女儿生活起居,日夜悬心。
此后两年,信件都如约而至。
直到艳子18岁生日那天,狱警将吴胜明叫进办公室,缓慢地说出实情。
“不可能,艳子在上封信里还鼓励我争取减刑的。”
吴胜明瘫软在地,往后的日子,黯然无光,她一心求死。
流产四次,42岁高龄才生下艳子。
如今61岁,女儿自杀,丈夫出轨,家产散尽,人生于她,了无生趣。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吴胜明企图用从缝纫机上偷拆的零件,割腕自杀。
冥冥中的巧合,当晚狱警特意从家里赶来,要跟她谈话。
“你女儿希望你帮助更多的老人,你不能死,你要带着女儿的期望活下去。”
一席话,让她醍醐灌顶。
此后每次得到表扬,她都会写一篇文章纪念女儿。
出狱时,累计写了6万多字,在监狱刊物多次发表,感化了很多犯人。
此外,她又以这段经历为原型,写了一本小说《囚路》。
后来编剧黄允偶然读完,极力推荐,并将它搬到荧屏,成了电视剧《罪犯与女儿》。
2003年,从高墙走出,整70岁。
因表现良好,从无期徒刑先后9次减刑,坐牢18年。
出狱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为了先解决生活起居,街道办帮她安排一份打扫厕所的保洁工作。
别人上次厕所,要交一毛钱。有人会交,有人无视她,她也不敢言语。
经常有人出来,却没有冲厕。
“先生你没有冲。”
“要你干什么,你不是打扫厕所的吗。”
她安慰自己:我现在不是千万富婆,我现在是个打扫厕所的女工。
每月400元工资,住在18平米的小屋里,5点早起扫厕所。
她打扫厕所,完全按照高级宾馆的规格。
自己省吃俭用,在厕所内添置花草;为了闻起来清洁,特意喷洒了花露水。
2004年,该厕所是街道最整洁的一间,吴胜明也当选优秀清洁员。
这位昔日传奇女富商的故事经人报道,一时间,吴胜明成了半个名人。
某天,一位陌生男子打电话给她,邀请吴胜明一起做生意。
“我和你一样想建养老院,但我不会做生意。”
吴胜明过于心急地想落成女儿建养老院的遗愿,脑袋一热,就凑了30多万,与张京强赶赴陕西建葡萄园。
2006年,张景强携款90多万,以外出买葡萄苗为由,跑路了。
这笔钱,除了吴胜明的,还有张景强打着吴胜明旗号四处敛财得来的,一并卷跑了。
自会走路就在生意上浸淫多年的吴胜明,素以为见多识广,头一回栽了跟头。
那时,很多人都质疑她是老骗子,她也不气馁。
“我的人生既不幸又幸运,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我怎能放弃?我绝对不能倒下去,我得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吴胜明咬牙扛起葡萄园事务,170多亩地,孕育着她全部的希望。
“20多年前我都赚过上千万,现在一样能!”
她紧跟政策,打造生态农业,将葡萄园做成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果园。
置之死地而后生,73岁的吴胜明在出狱后第一次创业失败后,迎来第二次机会。
努力争取到一笔扶持妇女创业的资金,让她能在果园建立养鸡场。
事业逐渐步入正轨,5年后,果园、养鸡场、连锁餐吧红红火火,她再次做回千万女富商。
一天夜里,梦到艳子,还是儿时的模样,孤零零站在一片白霜上。
“她在流鼻血,我给她擦,她却跑掉了。”
吴胜明醒来,明白这是女儿在提醒她,“别忘建敬老院”。
2010年,吴胜明进行初尝试,在果园里创办了免费敬老院。
这项过于仓促又毫无经验的新项目,尽管呕心沥血,却还是倒闭了。
于是,她调整计划,循序渐进。
撇下果园事务,她跑到西安一家只有80多位老人的小型养老院,主动应聘院长。
在这里,吴院长带领老人们参与文艺节目排练,陪他们聊天、散步。
哪怕每天要工作到深夜12点,也决不中断这两件事。
除了关照老人,敬老院里小到一个插座、一位护工的价格,她都了如指掌。
精打细算下,从前养老院一年亏损50万,如今年年能盈利70万元。
世事难料,2016年,前夫张思源找吴胜明复婚。
面对婚后背叛她、冷漠对待亲生女儿的前夫,她一度恨过。
最后,还是大度地将孤苦伶仃的张思源,收留在敬老院。
“人生本来苦难多,再多一次又如何!”
吴胜明如今把公益当作新的创业,每天忙得团团转。
已到耄耋之年,看起来也就50多岁。
修身的职业套装,配上同色丝巾,两颗珍珠耳环,搭配很精致。
“我四季都带妆,穿高跟鞋,就算在牢房,也一直保持整洁优雅。”
几年前,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知她细胞年龄只有51岁,骨骼年龄不到40岁。
“人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即使我失败了,将来在天堂见到女儿,我也可以说,我努力过。”
“死意味着永远离开,意味着你本来正在做、应该做的事,以后再也没办法做。”
后一句话是褚时健说的。
这两位一南一北,看似毫无交集的企业家,多舛的命运何其相似。
他们年轻时和既定的命运交锋,晚年又不惧风雨,一次次与死亡鏖战。
之所以传奇,归结下来只有一句话:别轻易向命运低头,做叛逆的少数人。
吴妈妈的故事很感人,也很励志!经常在抖音,西瓜视频里也能看到她的声音。事迹真实于否多看她的视频简介。只有她自己讲的最贴近她的生活。
谢邀。其实个人觉得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故事能给人以启发,影响多少人。吴胜明传奇的一生令人动容,命运多舛的她一直与命运抗争,最终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传奇。
人生经历

生于1993年吴胜明生于1933出生于浙江嵊州市一个富贵商贾世家。吴胜明家里有3个孩子,她是老大。
1935年吴胜明2岁那年,由于父亲风流成性,母亲改嫁台湾,由祖母带大,性格独立又叛逆。当时,她很少出去玩,经常在自家铺子里,看长辈们忙药铺、米店等生意,经商的“种子”,悄然埋入心中
1949年吴胜明不同意包办婚事,倔强的她于1950年的一天离家出走经商。
1962年29岁的吴胜明和24岁的张思源结婚。
1975年女儿张艳出生
1977年开始经商,到广东等地大量买进收音机、的确良布等紧俏商品,再到西宁、西安、郑州等地售出。
1984年吴胜明已积累了高达千万元的资产。在浙江绍兴、河南郑州、四川南充,吴胜明都开有自己的公司,业务往来遍及大江南北诸多省市。 女儿10岁,在郑州花费20多万大办宴席给其生日派对。1985年,倒卖布匹、轿车,走私犯法。
1986年12月,被判为死缓,后改判为无期徒刑。

1988年,丈夫和女儿的保姆私奔去了安徽,不久,提出离婚。
1991年,16岁的女儿获悉其判了无期徒刑后自杀身亡。路,真如一场人生悲剧。她决定写一本自传体小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警醒世人。她把小说命名为《囚路》,很快写了几万字。上海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女剧作家黄允被吴胜明的经历和小说震撼了,她以吴胜明为原型,写出了8集电视连续剧《罪犯与女儿》。当电视剧在监狱举行首播仪式时,观看该剧的管教服刑人员哭成一片。

2003年7月28日,70岁的吴胜明终于走出高墙,那一刻她老泪纵横。吴胜明被安排回了户籍所在地郑州市铭功路,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为她联系了一份打扫公厕的工作,每月工资400元,社区为她安排了一间18平方米的小屋。
2004年,吴胜明被所在街道评为优秀保洁员。10月16日,由朋友牵线,上海一位商人来到郑州,希望通过投入资金与吴胜明合作完成艳子的心愿,来帮助一些无家可归的人过上幸福生活。
2005年3月,吴胜明在劳动间隙写下了20万字自传小说,经报道后,立刻引来如潮反响,她小小的家变得门庭若市。

2005年9月,骗子张京强骗走其借来的90多万元。
2006年,吴胜明为实现女儿心愿,重操老板旧业,整天忙碌奔波,现今有杨凌红阳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吴妈妈兴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凌保健鸡种鸡场、吴妈妈连锁聊吧、饭庄等。
2012年1月,接受采访《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从阶下囚到千万老太。
2013年12月初,吴胜明发起了“第五届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大型公益盛会”,成为了一名公益人 。
著作
1.中篇自传体小说《囚路》

2.20万字自传体长篇小说
个人总结
吴胜明的事迹像一本精彩的传记,就像她传奇的一生。

命运待她不公平,她没有怨言,反而执着地走自己认为的道路,即便婚姻突变,骨肉分离,古稀之年滑落人生低谷,但她还是咬紧牙关,十年的时间里与时代和年龄对抗,走出了不一样的老年生活。真是令人敬佩不已,回顾人生短短几十载,从出生到后来的生活里,人生起起伏伏,预测不到未来是幸福还是苦难,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面对各种事情的态度,以及如何过好自己余下的生活,命运或有不公,但是也要如吴胜明一样不屈的心,不对苦难低头的决心,照样可以活成一段他人说唱的传奇。
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这事,真人真事。

在我上小学初中时,那时还没有网络,报纸上就有她的报道,只不过当时对她的报道是负面的,当时她以走私罪、合同诈骗罪被判刑,在她入狱期间她唯一的女儿自杀身亡。这后在狱中她写了一本书《囚路》,这本书也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正是这本书成了我上大学时老师案例。

上大学后看到她的报道就是正面励志的了,她的经历鼓励了许多人,当时的主流媒体把她当做励志的人设来宣传的。她出狱后做过清洁工,后来又开始经商,那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再后来她的商业版图做的有一定的规模了她又开始专注老年人的服务事业了。
她的事是真的,她的人生也是真的跌宕起伏,一般的人可能扛不过来,但是她的心理承受度和毅力是一般人比拟不了的,所以她能在人生大起大落大悲中披荆斩棘,现在来说她过的很好,人生过的很有意义,很丰富。

老太太有气质,有风度,值得我们老年人向她学习。而且身体素质好学习她的思维方式,赚钱的方面一定有套路,有基础,有关系,现如今对某些人和事也只能取其精华啊!
以前看过有关她事迹的报道。最近在抖音上老看到她发的抖音。88岁了,还身材苗条,坚持穿旗袍走秀,单凭她充满活力的样子就是老年人生活的楷模。应该是真实的吧。
曹雪芹云,真作假时真亦假,假作真时假亦真!有些人的传奇人生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些是过分丑化,有些是过分美化! 完全客观就不是人类的个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