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你反复阅读一部中医书籍是什么?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4关键词:阅读,书籍,中医

你反复阅读一部中医书籍是什么?

点赞1、张掖市 网友:栩栩清风

我反复阅读的中医书籍是:《黄帝内经》和清、吴鞠通编著的《瘟病条辨论》清、吴谦编俢的《医宗金鉴》清,陈世铎编写的《辩证奇闻》等中医书籍。

点赞2、东营市 网友:夜残殇

十年前,因为亲人因病去世,我就开始阅读中医书籍,想通过自己的学习,为家人的健康尽一份力量,减少亲人因疾病带来的痛苦。

那时,正刮起倪海厦热,我就买了一套倪海厦的讲义,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简明针灸教程》等,后来,又买了倪海厦的全部光盘。

我一遍遍地看光盘,一遍遍地读书。当然,看的读的最多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通过读和看,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后来,我又买了《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和《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又反复读了多遍,现在还在读。

读了胡老的这两本书,才算基本上读懂了一点《伤寒论》、《金匮要略》。

我觉着,倪海厦的长处在针灸,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理解、研究和运用,远远不如胡希恕老先生。倪海厦讲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东西。前人怎么说,他基本上就怎么讲,书中的一些错误也没有辨别出来。

而胡希恕老先生不同,他有自己的理解,指出了书中的错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胡希恕老先生的书是越读越愿读。

到目前为止,我反复阅读的中医书籍就是《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和《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点赞3、雅安市 网友:冰之少女

我反复阅读的是“求医不如求己”

我是一个亚健康的人,小病不断,通过反复学习,受益匪浅。

点赞4、忻州市 网友:冰若霜

反复读的是黄元御《四圣心源》,越来越明白乾隆皇帝为什么赐予黄元御《妙悟岐黄》匾额的原因了……人不是人,人为鬼神。

点赞5、泰安市 网友:乍暖还寒

伤寒论和黄帝内经





记得中医的两句话,法必仲景,理必内经

点赞6、莱阳市 网友:不复当初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药十讲>(焦树德)

<黄河医话)

<北方医话>

<中药学〉(南京中医学院)

<伤寒论>

<温病条辩〉

<中医方剂学>

<医学三字经〉

<时病论>

<新中医〉杂志

点赞7、黄石市 网友:醉红颜

我反复阅读的一本中医书籍是陈修园的巜医学全书》,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亦深入浅出,切于实用,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因此陈修园的著作对于医学之普及有着深远影响。

陈修园(1753--1823),原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教育家。《医学全书》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新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

本书全面汇集陈修园的医学著作,并在书末附“陈修园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对读者学习和研究陈修园的学术特点有很大启发。该书适合中医各科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及初学中医者参考阅读。

点赞8、海城市 网友:伴我几度

我反复阅读的一部中医书籍叫巜神农本草经》,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健康(不病)是因为人能处平,处和,尚礼。那么疾病呢?必然就是因为失平、失和、失礼。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确定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失却平和状态,出现不中节,亦即出现太过或不及。

知道了产生疾病的原因后要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更健康,看《神农本草经》上怎么说的,“性理疗病",与天、地、人相对应,其实就是如何将禀性化除,让天性回归,如何将恶牲的信息革除,代之以良性信息,从而使生命转向健康的轨道,让阳光自然播洒!

点赞9、汕尾市 网友:大侠传

我我反复系统学习的是伤寒论,而且自治。但总感觉理解的不透彻,运用的不得心。历代各名家的注解浏览不少,现代各名家的视频学习不少,总觉解说的比较牵强。最近把有关伤寒的20多本古籍(电子版)逐一比较,当拜读到清代医家钱潢(估计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的《伤寒溯源集》,顿觉豁然开朗,内容朴实无华,深得仲师真谛,以拨乱反正,诚良师也!现在再看第二遍,稍做整理,欲于头条发表,企惠及中医爱好者,使中医发扬光大,普惠大众

点赞10、吐鲁番市 网友:梦幻风格

《黄帝内经》是我接触最早的医学典籍,读古医书最难的是不容易理解,古字今义,很多地方是很容易曲解的,虽然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对于医学书来说,没有这么简单,有许多字是专业用词,像加了密码一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老师解读,也许永远也不能窃取到真意!这也是祖国医学传承有障碍的原因之一,自学不容易,学到真东西也不容易,有缘份碰到实学的老师是容易领进门的!

其次读这本书,必须要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与一定的悟性,还要有很强的辩证思维,才能搞得明白这句话或这个字用法的逻辑顺序,这也是不容易的,因为这部书,被删掉的地方很多,讲了一半有一半就不见了,有些字生辟,不知本义,只能靠自己对文字悟性了!

如果把《黄帝内经》悟透,就能理解上医治国,治于未病是什么境界了,我也只是在书中转圈圈探索者,已经转了许久了,每读一次都清晰一次!搞懂了天地人的关系,搞懂人体物理现象,虽然你不一定当医生,但对自己与身边的人健康还是有益处的!

如果感觉还可以读,你可真读一读,但是先告诉你,能全篇读完,悟透,不容易,如果无师能自通,那你前世今生一定与这个有缘,或许是岐伯,华佗转世!拯救中医的事业就交给你了![大笑]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