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普遍讨厌孩子玩游戏?
您好,很开心由我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家有两个孩子,我先从家长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父母会讨厌孩子玩游戏。
1、担心孩子玩游戏影响视力:长期盯着小小的屏幕对眼睛尚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在新闻里看到五六岁的孩子近视几百度,就是长期玩电子产品的后果。
2、担心玩游戏上瘾,荒废了学业。很多小孩自控能力比较差,玩起来没完没了,还有的作业不写了,课也不上了跑出去玩游戏。
3、担心接触不良信息,误入歧途。未成年人为了给游戏充值花费大量金钱、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新闻这几年还少吗?现在的网络环境太复杂,有些网络游戏充斥着色情、暴力信息,孩子们辨别能力还不够,很可能就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家长之所以讨厌孩子玩游戏的普遍原因。但是家长在对待玩游戏这件事情上真的不能只靠“堵”。你越是不让孩子玩、不让他接触,游戏对他的吸引力就越强。孩子小的时候尚好管控,但是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你还能天天盯得住吗?心理学上把“越不让做一件事偏去做”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潘多拉效应”或“禁果效应”。它的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潘多拉效应告诉我们:要求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有相对充分的理由。所以要从小做好引导。
其次,谈一下如何引导:
1、家长给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健康的游戏。
2、约法三章:我家两个孩子现在都玩游戏,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给制定了规矩:固定每次玩游戏的时间,到了时间就不可以玩;必须把自己的功课保质保量的完成
3、培养孩子多种兴趣:游戏只是生活中的一个调剂品,孩子如果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做游戏的吸引力也不会太大。
4、以身作则: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自己也整天抱着手机玩?是不是没有和孩子沟通,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是不是自己的管制过于严苛导致孩子逆反心理严重?
玩游戏本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游戏内容。家长担心也是有原因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最后希望我们能互相理解,家长更多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陪伴他、孩子体谅父母的初衷和顾虑。
我是礼纳,教育工作者,人生百态,向阳而生。欢迎点击关注@纳小孩,查看更多好文。
孩子玩游戏有利有弊,主要是看父母如何教育、引导和启发,不能简单反对。利在于开发智力,培养兴趣,锻炼思维和反应能力。弊在于孩子一旦沉迷,容易上瘾,耽误学习,消弥其它应有志趣,有时还会影响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身教重于言传,关键是要父母以身为范,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小孩平时学习压力大,接触游戏觉得新鲜,加上小孩心智不成熟,很容易迷恋,但也不能不让小孩适当玩一下,你越控制,小孩就越好奇,所以会有小孩偷偷地玩和去外面上网,时间久了,家长己经无法管控,在家我们也要做到言传身教,因为家长是小孩的榜样,家长整天玩抱着手机玩,孩子会心态不平衡,心里不服气,我觉得,身教胜于言传。
感谢邀请。
我也来说说我的观点,对于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99%的家长是不赞同的,但是不赞同并不代表着你可以杜绝孩子玩游戏,如果强行的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不让他们接触游戏,后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当有一天孩子觉得他有能力和你抗衡的时候,你再也无法控制他使用电子产品和游戏。
其实玩点的游戏并不代表着会毁掉一个孩子的学业和人生,据研究调查表明,玩游戏的孩子比不玩游戏的孩子要更加的聪明,因为他们的协调性和左右脑的开发率都会比不玩游戏的孩子高,但是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很容易被丰富多彩的游戏所吸引,进而沉迷在其中,如果我们的孩子对游戏特别的依赖,只能证明他的现实生活中很空虚或者没有存在感,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但在游戏当中他可以轻松的得到这些,他相对来说比较在乎的事情。
一半以上玩游戏的孩子几乎都不会再有什么兴趣爱好,他们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玩游戏,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正确的看待游戏,要培养他们多样化的兴趣爱好,要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更要给他们适当的认同感,不要总是打击孩子,你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游戏更有意思的事情,他们才能慢慢的从虚拟的游戏世界里走出来。
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玩上瘾沉迷,所以很多家长不喜欢孩子玩游戏。但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大人的监管指导下适当的玩游戏可以与学习劳逸结合,开发智力及反应能力,也是可以的。
可以理解。毕竟担心孩子玩游戏上瘾,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玩大人都容易上瘾,玩物丧志。
还是玩优戏也锻炼大脑反应,但是要规范孩子玩的时间和条件。
在我看来,孩子喜欢玩游戏是天性,父母讨厌孩子玩游戏是人性,所以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父母觉得孩子玩游戏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学习,所以父母普遍讨厌孩子玩游戏。
但是玩游戏,也是可以益智的,只要控制住好量,适度玩游戏,我认为这是双赢的一个选择。既不会让孩子觉得你独断,也培养孩子自觉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