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参加工作,你经历过最艰难的日子是怎么样的?怎么熬过来的?
最艰苦的日子,就是没有钱每天吃方便面,白天出去找活,一开始看不上的不干,一段时间以后,什么活也干,给钱就行,这样干了两三年,什么钱也没攒下,其中有一段时间,不愿意出门怕见人,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没有任何起色,一气之下就会老家了,现在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出门打工,认清自己最重要。
在北京参加工作,公务员,同事大都是北京人,不是北京的也在北京安了家。只我一个外地乡村的,而且没有同龄人与我一同入职。那种由于对一切的陌生与无知特别让人有焦虑感。
工作也挺清闲,周围的女同事们好多拆迁户,天天聊着你家四套房我家五套房的,除了聊娃就是聊吃喝玩乐。这些都是我不熟悉也不喜欢的话题,我并没有闲钱供挥霍,偏偏她们聚餐又频繁,金钱上的悬殊是一点。除此之外,学历上的差异也让我们没有多少共同语言。我平常就喜欢看看书啥的,可能无形中也自立了一道墙在身边。我倒不是说她们不好,大家都挺好的,只是经历和个性等不同,导致了我们无法交心而已。而我又是个谨慎的人,工作中有点瞻前顾后,除了工作事宜,也不喜欢敷衍,所以始终没能很好地融入大家。
还有一点是,我住在单位。周末休息天总觉得我不属于这里,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偏偏我又是比较宅的人,要好的朋友只一两个,不要好的朋友又不愿意约。那种独处的孤独特别叫人煎熬,尤其在午休起床,有点无所事事的时候,总有种仿佛被全世界抛弃的荒凉感。也不敢在吃饭点去食堂吃饭,我们单位男的多,女的很少,尤其是休息天,几乎清一色全是男的。我又不认识几个人,见面不知道怎么打招呼,自然更是没什么共同语言。怕见面尴尬,索性不去吃。
后来觉得那样战战兢兢的日子太难熬了,就会在休息的时候离开住处。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看书,星巴克或者公园。也就是在看书的时候觉得人生充实、生活美好。毕业后特别感谢能有书为伴,不然还真不知道这大把的时光该如何虚度。我觉得这对喜欢宅喜欢安静的人可能有效果。有时候,读书是打败寂寞的很好方式。
初次之外,还报了兴趣班。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去学了竹笛。我们需要一些兴趣来陶冶情操。这一方面是在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对抗煎熬的好方法。
当然了,如果有机会,还是约上两三好友,一起聊聊闲天为好。社会支持尤其是同伴支持是度过难熬日子的最佳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