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基数很重要吗,为何发达国家都人口少的国家?
呵呵。
人口基数真的很重要。比如法国的堕落历史就是人口原因。
一战令法国丧失了一代的男人
战死131.5万,伤残280万,战时生产及前线劳务及战火多在法国境内导致劳动力损失136.5万。而548万劳动力——总人口10%而且几乎都是青壮年的损失让法国被打断了脊梁,工农商业锐减,被迫开放中东非洲移民,也被迫在二战中躺平。

而国家人口的变化,也让法国迅速从殖民帝国跌落——不是法国1954年不想继续控制东南亚,而是不敢打仗了。
英国也一样
大家都觉得,二战的英国还是三强领导者之一,可1947年印度独立让英国立刻失去人口、粮食、市场,经济总量,1956年狼狈退出埃及,殖民地雪崩一样瓦解,只能转身给美国当跟班。
二战前的英国殖民地:

苏联也一样
苏联1990年有2.88亿人口,比当时美国还多几千万,也就有一个足够大的国内市场来维持经济与科技发展。

今天俄罗斯只1.46亿。就没多少人工作也没有人去消费,促进发展。
令北约胆寒的西方81军事演习:

同样,没有人口,那也就必然在各方面都缺乏人才的数量级。
印度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平均只接受大约6年的教育水平(2015年数据),但14亿总能培养出几千万大学生出来,这就比英国法国的人口都多,所以印度的经济总量已经列五六名了。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虽然不能说人口越多越好,却总是人口多比人口少好些。就如你说的那样,虽然欧洲小国很富裕却付出了国防与军工作为代价。

这就是为何法国二战后要牵头成立欧共体的原因,一堆小国联合起来,才有足够的底气与其他力量讨价还价,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维持工业与科研的基本盘(确保不被拉得太远)。
没有戴高乐退出北约,哪里有今天的第三大独立军工体系?

然而,伴随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想要领先或保持领先,劳动力、科技人员已经达到十亿人口级的需求量。所以欧洲与俄罗斯的堕落只会持续,因为欧洲不可能统一也不可能完成政治一体化,只能在中美间寻找平衡以求延缓彻底衰落的到来。而完全依附美国则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譬如阿尔斯通。
这就是为何今天的俄罗斯,军工在不断下跌,甚至驱逐舰都生产不了。
这也是印度的机会。可惜在完成自下而上的种姓革命之前,还没有希望。美国的印度高种姓在继续歧视贱民,甚至联合起来封杀贱民的反抗行为。下图是贱民在美国发起游行,抗议自己供职的美国企业的印度裔高种姓管理人员,敢于在美国土地上歧视低种姓:

最后,为何欧洲小国很富裕?
第一,荷兰丹麦比利时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同样曾经也是殖民帝国。当初西班牙葡萄牙光抢劫美洲的黄金白银,可是以船(700吨)为单位计算的。
第二,北欧小国瑞典挪威芬兰(可别忘了北欧海盗),或瑞士列支敦士登等,他们或因为资源,或因地理靠近法国德国而搭上工业革命,节省了科研费用。
可千万别和人种,教育什么的关联。因为教育也得要钱来堆,而钱是因为工业化而来的,可工业化更是得掠夺殖民地...才能有初始的资金。
这是一种错觉。
你看到发达国家人口少,是因为你看到的是它发达以后的人口少,它正在朝发达国家努力的时候,人口一点也不少。
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真正的地区和全球性的大国、强国几乎都拥有较多的人口。

比如鼎盛时期的英国,在19世纪拥有大量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人民其实都是英国工业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也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捍卫者。英国的军队中不单单只有英国人,还有印度人、非洲人和中国人,英国各殖民地的政权中都有外国人在参与管理。
再比如苏联,1991年时苏联的人口为2.86亿,超过了美国。苏联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超级大国,这与它人口之多不无关系。现如今,俄罗斯人口只有1.4亿,而且人口还在减少,人口匮乏成为俄罗斯再次崛起的最大障碍。

还有亚洲曾经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它的人口虽然只有1亿多,但它的国土面积小,平均算起来,人口密度非常高,为世界第二。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日本迎来战后的婴儿潮,人口的增加极大助力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现今日本人口老龄化、负增长态势明显,经济发展也日趋萎靡。
此外还有美国,作为今天唯一硕果仅存的超级大国,它也同样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人口为3.2亿,高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
谁说发达国家都是人口少的国家?
当然,你会举出很多例子,比如什么瑞士、挪威、冰岛、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之类。

这些都是西方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国家,它们大多是搭了西方经济发展的便车,才发展为发达国家。但这类国家一般都不具备独立的工业体系,只能依附于世界市场,发展潜力并不强,更无法取代美国这类超级大国。
而从理论上有机会冲击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国家,首先就必须具备人口优势,比如曾经的苏联,还有现如今的中国和印度。
所以,人口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家未必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和强国,但一个人口稀少的国家肯定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国和强国。
当然重要。
你没看看发达国家崛起时,人口有多少?
法国
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人口占了欧洲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欧洲所向披靡。
可到了一战和二战,法国人口只有德国一半多,所以一战惨胜,二战直接躺平。
欧洲
近代欧洲,人口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加上科技的加持,在世界上广扩殖民地,成为世界中心。
如今的欧洲,人口仅占十分之一,成为美国附庸,在中国面前矮一节,在军事上被苏(俄),经济上被日韩,压的喘不过气来。
苏联(俄罗斯)
冷战中,苏联人口三亿,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三,所以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口只有1.4亿左右,排名世界十多位,并且还在减少。由于人口匮乏,俄罗斯的未来没人看好。
日本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同时,人口也在迅速增长。到80年代,日本人口相当于美国的60%,Gdp相当于美国的70%,超过超级大国苏联,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甚至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也指日可待。
随后,日本社会少子化、老龄化,人口增长裹足不前,并迅速进入老龄社会,整个社会暮气沉沉。如今人口只有美国的40%,经济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从相当于中国的十倍,降到不到一半。
美国
美国是如今唯一一个人口还在增长的发达国家,所以,美国还能维持超级大国地位,并与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但美国的问题在于,传统白人的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相比,拉美裔、黑人的人口却在大量增加。长期下去,美国整个社会的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届时,美国还能否维持大国地位,要打个问号。
类似的,欧洲也是。
由于传统白人生育率过低,不得不引入伊斯兰和黑人补充劳动力。结果就是,法国成了法兰西斯坦,法国足球队被戏称非洲足球队。
工业化天然具有避孕功能,一旦开始工业化,人口增长就会变缓,甚至负增长——因为农业社会,在乎人口数量,而工业社会,在乎人口质量。
这就是为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而诸如日本、四小龙、中国等亚洲后发工业国,在工业化初期都是人口暴涨,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如今生育率全球垫底。
但这是工业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人口少了,就能成为发达国家。
甚至,没有足够的人口,国家根本无法崛起。
看看他们发展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地方的人(比如奴隶、殖民地劳工等)
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发达,所以人的生活条件好,再加科技发达,人的体力劳动轻。人大概就是这样,越享福就越想享福。所以,觉得生孩子、养孩子就是受罪,故就不想生孩子,这样就人口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