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吃面和吃米哪个对糖尿病有好处?

提问时间:2023-07-11 17:51关键词:好处,糖尿病

吃面和吃米哪个对糖尿病有好处?

点赞1、汝州市 网友:王者之剑

刚看到这个问题,真心觉得咱们糖尿病人不容易,每天在吃的上面都“操碎了心”。

米面都是我们国人最为常见的主食,南方人吃米饭多些,北方人则以面食为主。那么,糖尿病人究竟吃哪种更好呢?米、面对血糖的影响是一样的吗?

接下来,咱们从米、面的营养、热量、升糖指数等方面来具体讨论一下。

米,其实包括很多种,比如大米、小米、黑米、荞麦米,燕麦米、粳米等等,不过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吃得最多的大米,即水稻的果实。

面条,一般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制成,一般最为常见的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面条。

营养价值

大米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大米之所以会成为主食之一,与它的营养价值是脱不开干系的。

大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铜元素、维生素B族等,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成分,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快速补充体力,对于提高机能的免疫力也是有用的。

大米的热量比较高,每100克大米中约含有热量350大卡左右。

面条

面条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烟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同时面条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对于中枢神经、免疫系统十分有益。

生面条100克大约产生270千卡的热量。熟的面条因为会浸入水中,100克产生的热量会稍低。

从营养价值上来看,大米与面条都是主食,营养价值都是很高的,富含各种营养成分,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可比性,糖尿病人吃面或者吃米饭,对健康都是有益的。

升糖指数

大米与面条都富含碳水化合物,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升糖指数也差不多。

米饭的升糖指数为83,面条的升糖指数为81,并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米的种类以及面粉的种类不同,他们的升糖指数是有差别的,比如大米与小米,荞麦面与小麦面,升糖指数就是不同的。

而且,米、面的加工精细程度、烹调方法、软烂程度等等也会影响升糖指数,比如粥跟干饭,粥的升糖能力就要远远超过干饭。而煮烂的面条与干拌面,煮面条的升糖能力就要超过干拌面。

所以,从营养价值、热量、升糖指数等方面来对比,糖尿病人吃米饭、吃面条都是可以的,可以补充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益。

不过,糖尿病人饮食讲究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咱们完全没必要纠结吃米好,还是吃面好,最好的方法是两者都吃,与其他粗杂粮、豆类、薯类等主食混搭着吃,但是每天都控制好主食摄入量,不多吃。

这样一来,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还可以让血糖也保持稳定,这不就是皆大欢喜嘛!

糖尿病人如何健康吃米、吃面?

1、量要控制

不论是吃面、吃米,每顿最好不要超过2两,但也不能不吃主食,最好根据自己的体力活动来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吃主食时,搭配其他配菜。

2、吃得“杂”一点

吃米或者吃面,都要尽量杂一些,杂粮面、全麦面、小麦面都可以吃,糙米、黑米、胚芽米、小米、大米可以搭配着吃,这样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及其他营养物质,有利于营养均衡,中和整体的升糖指数。

3、尽量吃干不吃稀

米面都不建议煮的太烂、太黏稠,越是软烂的食物,越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那么升糖也会越快,咱们糖尿病友还是尽量选择干饭、拌面,细嚼慢咽,吃完后血糖也会稳一些。

4、吃的顺序有讲究

不论是吃饭或者吃面,一般都会搭配一些其他的配菜,朋友们不妨先吃菜,稍微垫垫肚子,最后再吃主食,这样也是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的。

糖尿病饮食控制原则

1、控制主食用量,三餐可以按1/5、2/5、2/5的比例分配;同时要注意副食、辅食的升糖指数跟热量,计入一天的总热量中。

2、保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合理摄入,每天蛋白质0.8-1g/kg体重,避免高盐高油高脂高糖饮食,多喝水。

3、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豆类和粗谷类,适当吃点水果;

4、少喝或不喝酒,不吸烟,要忌食葡萄糖、蔗糖、甜点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以上就是糖尿病主食有关内容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大家留言关注~

点赞2、乐山市 网友:花在飘洋

感谢邀请。

面和米其实都属于主食类食物,它们都富含淀粉,因此主要效果是提供碳水化合物,补充葡萄糖能量,不过葡萄糖同样也是影响血糖的唯一因素,所以这面和米都是大同小异,吃谁吃少了可能能量不足,吃谁吃多了同样也会影响血糖。而恰巧现在的米面由于加工得比较精细,所以白米饭、精白面食都不太适合糖友作为主食,因为它们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不少麦麸成分,膳食纤维的损失较多,消化速度较快,短时间内葡萄糖吸收也较多,很容易让餐后血糖飙升。

那糖友如何吃主食更好?

其实就是大家都提到的“粗细搭配”来吃。并不是我们最常见的米饭、面条、馒头包子才能作为主食,主食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们最主要的食物,为什么最主要,因为它们能给予我们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补充我们最基础的能量所需,所以但凡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其实都可以作为主食,没错,比如板栗、南瓜、玉米、土豆等等。所以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会发现既富含碳水化合物又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血糖上升的食物。膳食纤维对糖友来说是极好的物质,它的确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残渣体力,还能吸收水分,保持大便柔软,利于通便,另外,膳食纤维是无法被肠胃消化吸收的物质,因此它能拖延食物的消化速度,延缓糖分吸收,还能抑制部分糖分的吸收,达到平稳血糖的效果。

所以糖友们可以选择用薯类食物,如土豆、紫薯、地瓜、山药等食物作为主食,还可以选择淀粉类瓜果,如玉米、南瓜(不能是海南南瓜,甜南瓜,最好是老南瓜)作为主食。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精白的米饭中加入一些粗粮混杂,提高膳食纤维含量,同样也能达到平稳血糖的效果,比如加入杂豆类,如红豆、绿豆、黑豆、薏米等等,豆类淀粉的升糖速度也更慢,而且能提供不少附加的矿物质,能提高食物多样化,一举多得。糙米混合精白米也是可以的,比如我自己很喜欢的紫米饭,还有小米饭,黑米饭,红米饭,青稞米,燕麦米都是可以的。坚果也是可以少量添加的,还能提供一些脂类的香味,让米饭更好吃,比如加一些核桃、腰果、松子等,它们也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提高营养,帮助平稳血糖。

爱吃面食的糖友也没关系,精白小麦粉我们照样可以换做玉米面、粗粮面、杂粮面、荞麦面的面食啊,这些面粉中膳食纤维就更丰富,能更好稳定血糖,比如杂粮包子、粗粮馒头、荞麦面。现在也有很多卖面包机、面条机的,这些仪器都可以更方便糖友自己做自己喜爱的面食,而我们在面粉的选择上就可以多选择一些粗粮杂粮面粉了。注意无论吃任何主食,糖友最好都搭配肉菜一同食用,不要光盯着主食来吃,那样也是更容易升糖的做法。

点赞3、岑溪市 网友:软妹快递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精米和精面都不是很好的选择,可以用粗粮谷物代替米面,这样可以减少血糖的波动。

此外,我们来看看糖尿病患者饮食原则:

1.低糖、低脂易消化,含有丰富营养,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2. 可提高免疫力,能提高肝脏、肾脏、胰腺功能的食物饮品。

3. 高含糖量饮品和食品忌用。

推荐标准食谱一份:

早餐:

1. 窝头1个(50克),牛奶1杯(250毫升),鸡蛋1个,凉拌豆芽1小碟。

2. 全麦面包片(50克),豆浆1杯(400毫升),茶鸡蛋1个,凉拌苦瓜1小碟。

3. 蔬菜包子1个(50克),米粥1碗,鸡蛋1个,拌白菜心1小碟。

午餐:

1.米饭一碗(100克),雪菜豆腐,肉丝炒芹菜。

2. 荞麦面条1碗(100克),西红柿炒鸡蛋,素炒菠菜

3. 玉米面馒头1个(100克),炒鱿鱼卷芹菜,素烧茄子。

晚餐:

1. 紫米馒头1个(100克),香菇菜心,沙锅小排骨。

2. 米饭1碗(100克),葱花烧豆腐,椒油圆白菜。

3.花卷1个(100克),醋椒鱼,西红柿炒扁豆。

以上饮食搭配既能保证营养又能控制血糖,推荐糖友活学活用。

“点赞”是一种鼓励!

预防大于治疗,希望大家要珍惜健康,不要失去才后悔!

保持健康只是缺一个提醒你的人,为你的健康打开一线天!
大家有问题可以,留言评论咨询, 点击关注“医线天”

点赞4、内江市 网友:细风绕指

感谢邀请。

对于糖友来说米面吃什么都好,但一定要科学食用,不科学的吃法米面都会对血糖有很大影响。 米面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看得最多的主食类食物,大米和面条嘛,不过其实主食的选择可以更广,但凡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葡萄糖能量的食物我们都可以作为主食。比如包子、面包、饺子、烧饼、锅盔,还有淀粉类瓜果,比如玉米、芋头、藕、南瓜、包括淀粉类坚果,如板栗,当然还有我们大家常吃的薯类食物,例如土豆、紫薯、山药,其实都是可选之材。

言下之意其实就是告诉糖友们,不用每餐主食都盯着米面吃,因为米面其实属于“细粮”,它们因为加工过程比较精细,麦麸成分损失较多,膳食纤维损失严重,从而消化吸收起来容易,葡萄糖更容易被吸收,血糖上升速度更快,所以我们在吃米面的时候其实最好搭配“粗粮”一同食用。

所谓的粗粮其实就是更天然,富含更多膳食纤维,同时又能不落下能量提供的食物,例如刚才提到的薯类食物,淀粉类蔬菜都是如此,我们可以在细粮中添加这些粗粮混合食用,不仅能丰富营养,还能补充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延缓食物消化速度,延缓血糖上升速度,同时又能抑制部分糖分吸收,对平稳血糖十分有利。

我们还可以在细粮中添加杂豆、坚果类混合,例如红豆、绿豆、黑豆、花生、核桃、腰果等,这些食物的添加都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当然,还可以直接用薯类食物代替主食,如红薯、土豆、山药就可以直接作为主食食用。 不过不管是吃什么食物作为主食,我们都应当适当摄入主食,不要超量,否则葡萄糖累积多少对血糖都是有影响的。

推荐糖友一餐吃够100~150g主食,大概有一小碗的分量,注意粗细结合,如果吃薯类,大概两个小紫薯,几段山药,一个大土豆,大半根玉米。吃主食绝对不要光盯着主食吃,搭配肉菜一同食用是更明智的选择,吃主食前可以先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也能起到平稳血糖的效果。

点赞5、连云港市 网友:别学我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就不能吃米吃面了,米和面都是我们日常的主食,不过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精细的白面,大米饭是升糖指数比较高的食物,吃下去容易导致血糖水平飙升。

所以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吃米吃面的时候,可以选择升血糖指数更低的杂粮面,杂粮饭,吃糙米饭等。比如做馒头的时候,可以用白面,加上杂粮面粉一起做,这样升血糖指数更低,更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米饭也是一样,单纯的大米饭,吃了以后很容易造成血糖水平的快速升高,在大米饭里面加入其他谷物,做成杂粮饭,就可以帮助平稳血糖的水平。



所以,不管是吃米还是吃面,只要找到更好的吃的方法,即使是糖尿病病人仍然可以吃。更好的吃法就是少吃单纯的大米白面,添加杂粮和谷物,同时搭配蔬菜肉类,一起吃,保证血糖水平平稳的同时,还可以满足身体营养的需求。

吃的时候,也可以吃几口面条,或者吃几口米饭,就着几口菜,几口肉,交替着吃,而不是一口气把一大碗面条或者米饭都吃完。只要吃的合适,都可以对糖尿病患者有好处。

点赞6、西宁市 网友:碎碎念

喜欢我的言论,请关注头条号↑↑↑

--------首发于 2018/11/22--------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患者不吃大米,或者不吃白面,都说其中某一样升糖会很快会很高。大米和白面的血糖指数也是相差无几的。单独吃大米和面会升高血糖,但和其他混合一起吃会有所缓解。


大米、白面都属于精制谷物,是不推荐糖尿病患者三餐完全吃的这两种主食的。

那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米什么面呢?尽量推荐用杂粮杂豆做的米饭和面类。

比如用小米,薏米,黑米,燕麦米,紫米,小渣子,红豆,绿豆,饭豆等。和大米饭以1:2或者1:3的比例做成混合的杂粮饭,杂豆饭。(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粗杂粮,最好是要先请泡一下,在和大米一起煮,特别是杂豆类,一定要煮熟了,再和大米一起做成杂豆饭,否则杂粮回很硬,豆类会不熟?)

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全面均衡为最佳。像矿物质维生素等,我们要通过饮食来补充。

粗粮,小麦,蘑菇鸡蛋,花椰菜,茶叶,人参等含有丰富的铬元素。豆腐皮儿,黄豆,白木耳,白菜枸杞,桑葚人生的锌含量较高,这些都可以增强胰岛的敏感性。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剂,鱼、龙虾及一些甲壳类水产品中含硒量的极为丰富,芥菜,芦笋,豌豆,大白菜,南瓜,洋葱,番茄也含一定量的硒。低GI水果和各种蔬菜则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玉米康芹菜过皮儿,根茎,蔬菜等提供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则能控制餐后血糖降低血胆固醇。玉米中的叶黄素,水果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都是糖尿病人健康的好伙伴。大蒜中神奇的蒜素能够影响肝糖原的合成,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可谓调剂血糖的天然利器。

米和面都属于谷物,而谷物主要是平衡膳食的基础,一日三餐都要摄入充足的谷类食物。只是,我们更建议糖尿病患者增加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因为加工精度高的谷类,会引起人体较高的血糖应答。


总结:无论大米还是面,推荐粗细搭配,才更有利于血糖健康。

点赞7、萍乡市 网友:软趴趴

很多人认为吃米好过吃面,但是还有另一件事需要注意,比如米和面的食用方式;面,我们可以将其做成馒头;米,无论是大米还是小米,都可以做成米饭或米粥;它们的这几种存在形式影响了我们对其糖分的吸收,在某种程度上,米和面的食用方式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

以100克重量计算,我们将米和面不同存在形式下的热量列出:

白面:349千卡,馒头:221千卡;

大米:347千卡,大米粥(米:水=1:5):32千卡,大米饭:116千卡;

小米:358千卡,小米粥(米:水=1:5):46千卡,小米饭:119千卡;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去吃生的米面,所以就不再计算米和面的原形了,那么,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相同重量下按照所含热量排序:大米粥<小米粥<大米饭<小米饭<馒头;

这里,大米粥或小米粥所提供的能量并不足以补充人体所需,是不能作为主餐的,这里暂时将它们排除在外;

那么,在同样的热量需求下,自然是食物量越大,饱腹感越强,按照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相同热量下饱腹感的排序:大米饭>小米饭>馒头;

也就是说,对糖尿病人来说,主食的选择以大米饭为最佳!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异议,请多指教!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