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缴纳社保,每月往银行存1000块钱存15年,可以养老吗?
不交社保,每月自己存1000存15年到退休后可以养老的,绝对没问题,只不过生活水平还是要比领退休金过得差点,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可以算下账。
每月存1000元,一年就是1.2万,15年就是18万,利息没多少不仔细算了,粗略再加上2万怎么都够了,所以总共算20万,按照60岁退休,如果能活到80岁,那么20万就得发20年,每月平均发833元,但是这是15年后的833,因为经济环境越来越好,货币一直在贬值,15年后的833有可能吃几碗面就花没了,肯定会有人觉得夸张了,这时候自己可以想想房价,今年手里有8000元能买一个平方,明年可能8000只能买0.8个平方,后年能买0.6个平方甚至更少,这就是变法的货币贬值。
所以我说存自己存15年能养老,但是不富足,如果是缴纳社保就不一样了,社保是有宏观调控的,经济环境变化的时候养老金待遇会随着变化,目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每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都能增涨5%,而存到银行就算存个5年定期,利率仅仅才4%,这已经是最高的利率了,还是赶不上养老待遇随便一涨,只要长寿就能一直领,一直涨,领的越来越多。
但个人存款养老也有好的一方面,那就是短寿的人了,如果不幸早世,存在银行的钱连本带息都还是自己的,一分不少;但是自己缴纳职工社保不幸早世了,未领取的金额只能清退个人账户大概占总费用的30%左右的金额,其余70%进入养老统筹账户,概不退还,所以就是退的要少一些,但是平均寿命增长的时代,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吧。
总的来说,个人存款可以养老,养最基础的老没问题,但想要舒舒服服,像模像样的养老,我觉得还是交社保更划算。
感谢阅读,欢迎添加我的关注!
其实我刚开始上班时也有过这种想法,感觉交社保没多大用,如果每个月不交还能省下一笔钱,这笔钱无论是存起来还是花掉都比较开心,可是后来我才发现交社保的重要性,正常缴纳社保才可以享受一系列的政策福利,包括养老金、退休金等等,能够劳动者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今天的话题是,如果不缴纳社保,每个月往银行存1000块钱,存够15年,可以养老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算一笔帐:
一年一共有12个自然月,如果每个月存1000块钱,1000×12就是一万二,如果是存够15年的话,相当于总共能够存下18万块钱,按照现在的银行利率3%来算的话,到时候连本带息可以拿到23万左右,猛地一看23万确实不少,按照现在的消费标准也足以维持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但是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1 首先就是物价飞涨
我们都知道物价一年比一年高,像我2009年刚来到上海时,那时候简单吃一顿饭也就花个十几块的样子,可是现在随随便便点上几个菜也要花费几十上百,短短几年的时间物价已经上涨了好几倍。若是15年以后呢,那时候的物价会不会上涨的更加离谱,现在的23万会不会在那时候吃上几顿饭或者买点其他大件物品就没了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一点呢?
而如果把每个月的1000块钱来缴纳社保就完全不一样了,社保的本质就是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让居民享受到各项福利措施,而且社保总局每一年都会根据社会发展水平来进行微观调控,最明显的措施就是养老金的上涨。以上海为例,平均每年的上涨幅度在5.5%左右,每个人拿到手都在5500以上,通过每年的调整到时候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足够生活了。
2 不缴纳社保无法享受福利
我们都知道社保包含的保险总类比较多,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种,每一种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我们平时难免会有不舒服的时候,此时就要去医院进行挂诊治疗,而医院里花钱就好比流水一样,有了社保就完全不一样了,社保可以报销一定的花费比例,减轻我们的负担。
若只是每个月存到银行1000块钱,而不缴纳社保,就无法享受这些福利,屈指可数的本金和利息根本无法承担我们未知的风险,没有一点保障。
但是世间万物有利也有弊,像养老金的领取时间是从退休之日一直到去世以后,而人的寿命是未知的,有的人活的时间比较长,那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就会更多,而有的人寿命比较短,甚至还没有到退休之日就撒手人寰,这样的话就有一点吃亏,在这方面银行储蓄显然要略优一筹。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也已经大幅度增高,像农村里面百岁老人随处可见,所以为了能够让自己安心,给自己一份踏踏实实的保障,我建议还是选择缴纳社保。而每个月往银行村1000块钱,即使存够15年,也不能保证就能够完全养老,因为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且不断变化的。
身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给你计算一下:每个月往银行存1000元,一年就是1.2万。连续存15的时间,就是18万的本金。再算上存钱的利息,连本带息大概也就是在20万左右。
银行存款20万,可以满足我们的退休生活,让我们安度晚年吗?
假设我们现在已经年满60岁退休,有银行存款20万,晚年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吗?
1 . 银行存款20万,一年的利息有多少?
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很低,而且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定期一年利率2.1%,定期两年的利率2.6%,定期三年的利率3.25%。三年期国债利率3.4%,五年期国债利率3.57%。

假设我们这20万,每年保证以不变的3.0%的利率增长,那每年产生的利息就是:
300×20=6000元
那我们凭借20万的本金,每年3.0%的利率,可以让我们安度晚年吗?
2 . 生活在农村里,每个月的开销都在800以内
如果我们晚年生活比较节约,每个月的花费都在800以内,那一年就是9600块钱。
而我们20万的本金,每年的利息只有6000块钱,那就相当于每年的本金都在减少,每年的利息收益都在减少。
退休第一年,本金减少3600元
退休第二年,本金减少3700元
退休第三年,本金减少3800元
……
20万连本带息,可以维持每个月800的生活标准,将近35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可以让我们从60岁到95岁之间,都有钱可用。

所以,如果你是生活在农村里,能够安于过一种比较平淡节约的生活。20万银行存款,加上每年的利息,足够你生活到老去。
2 . 如果你生活在小县城,每个月生活费需要1000
一个月生活开销1000块钱,那一年就是1.2万。而我们20万存款,一年的利息才6000块钱。我们本金递减的速度,大大的增加了。
退休第一年,我们的本金就少了6000元
退休第二年,我们的本金少了6180元
退休第三年,我们的本金少了6380元
……
20万存在银行,每年利率3.0%,可以维持每个月1000元生活标准,只能够维持25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从60岁退休,活到85岁之间,都无需担心没钱可花。但是一旦过了85岁还健在,那就是没法过生活了。
3 . 如果你生活在四五线城市里,每个月开销1500
一个月生活开销花1500,一年就是18000元。而20万本金,年化收益3.0%,利息只有6000元。
所以:
退休第一年,本金减少12000元
退休第二年,本金减少12360元
退休第三年,本金减少12730元
……
20万存银行,每年利息3.0%,连本带息过每个月开销1500元的退休生活,只能维持15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从60岁退休,一直到75岁之前,都可以过正常的生活。75岁以后,我们就会面临没钱生活的困境。
4 . 如果生活在一二线大城市里,每个月要花费2000
一个月2000,一年就是2.4万。而20万本金,年化利率3.0%,利息只有6000。
所以:
退休第一年,本金减少1.8万
退休第二年,本金减少1.854万元
退休第三年,本金减少1.91万元
……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20万连本带息,过每个月开销2000的退休生活,只能够维持不到10年的时间。
就是说,我们活到70岁,就会面临没钱可用的尴尬境地。
5 . 总结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到看,20万存款,放在银行生息养老。
如果你只打算活到70岁,那可以过每个月2000的开销的退休生活。
如果你打算活到75岁,那只能过每个月1500元开销的退休生活。
如果你打算活到85岁的高龄,那你每个月只能花1000。
如果你打算长命百岁,那你每个月开销就必须在800元一下。
我们是没办法预测我们能活多久的,人生最悲凉的就是:人还在,钱花没了。所以,靠20万银行存款,你只能在农村里过一种非常普通朴素的生活。
如果是把这15万交社保养老,那我们的退休生活会是怎样的?
1 . 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如果我们是个人窗口,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养老,交了15年,总共交费15万。
那么退休后,第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大概是在800元左右。
2 . 社保养老退休金,如何增长
退休后第一个月工资800元,看起来似乎不多,但是社保工资每个月都是在增加的。
2021年,社保退休金增加的比例是4.5%。这个4.5%是一个平均数,退休工资高的,增加的幅度低。退休工资低的,增加幅度就高。

我们就按照,每年退休工资6.0%增长来计算。(实际上,增加幅度,要远远大于6.0%)
退休第一年,60岁,工资是800元,勉强够在农村里生活。
……
退休第五年,65岁,工资是1070元,已经够生活在小县城里的开销了。
……
退休第十年,70岁,工资是1434元,够生活在四五线城市。
……
退休第十五年,75岁,工资是1919元,够生活在二三线城市里。
……
退休第二十年,80岁,工资是2568元,够生活在一线城市里。
……
退休第二十五年,85岁,工资是3436元,每个月可以有结余。
……
退休第三十年,90岁(假设工资增长速度下降,只有5.0%),工资是4385元。

把交社保的退休金一计算出来,和靠存款养老一比较,那个更好,瞬间就分辨出来了。交社保养老,比存款养老更好,更有保障。
每个月存1000,存15年可以养老,但是如果把这个钱用来交社保,你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个人交社保划不划算?很多人都是问过这个问题。
真的不划算。因为社保养老,本来就是应该企业和职工一起负担的。如果全部都是由个人来交,确实经济压力很大。
但是和存款养老比起来,社保养老确实是更好一些。
存款养老,短时间里是手里钱很多,但是你也不敢放肆的花。还是要绞尽脑汁,精打细算。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到底能活到哪一天。

而交社保养老,短时间看是亏的。但是长期来看,那真的是血赚的。每年的退休金,都在增加。发多少,就花多少。不用再去精打细算,也不用担心别人惦记着你的钱。
如果每个月往银行存1000元,存15年的话,完全可以养老。但是,社保除了养老的项目外,还有医疗保险。年龄大了,就怕有病有灾,这是个无底洞。所以说,缴纳社保对老年人来说,心里就更有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咱们先算一下每个月存1000元存15年后能取出多少钱?
我们把钱存到银行,收益最大化是我们的追求。那么我们应该采取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我们可以存五年的零存整取。以农村信用社的年利率为例,因为农村信用社比四大行的利率要高一点儿。
以五年为一个时间节点。零存整取的年利率为3.3%。

一、第一个五年后,我们能够取出的本息为多少呢?
利息=月存金额×累计月积数×月利率
累计月积数=(存入次数+1)÷2×存入次数
按照这个现成的计算公式计算的话,五年的存入次数为60次,那么累计月积数就是1830。这样的话,五年后的利息就是1000×1830×(3.3%÷12)=5032.5元。
本息就是65032元。
二、第二个五年内,我们把65000元存一个五年定期,年利率为4.5%。然后还是每个月存1000元的零存整取。定期到期后本息为65000+65000*4.5%*5=79625元。零存整取的本息还是65032元。
这时候本息就变成了144650元。
三、第三个五年内,我们把144650元存一个五年定期,年利率为4.5%。然后还是每个月存1000元的零存整取。定期到期后本息为177196元。零存整取的本息还是65032元。
这时候本息就变成了24万。
也就是说15年后,我们已经有了24万元的积蓄。如果存到银行,每个月还有900元的利息。假如我们老年没有生过大病的话,我想觉得晚年生活还是很不赖的。
缴纳了社保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有养老保险,而且,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的养老金都在以5%的增幅在增加。还有医疗保险,目前很多大病的报销比例能够达到80%左右。也就是说,有国家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没有理由不享受。

写在最后
从实际情况上来看,目前老人的养老问题,如果单纯的靠社保。在消费水平低的城市或者农村的话,只够温饱问题。在一线城市的话,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说,想要有个舒适的养老,我们不仅要缴纳社保,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积蓄。大家说是不是呢?
可不可以养老,我们先算一笔账:

很多人都会想着如果我现在不缴纳社保,那就每个月可以多少省出几百元,同时自己在这银行存1000元,那到退休之后就完全可以养老没有一点问题,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通过两者的一个对比,相信大家就会一目了然。

一、存款与缴纳社保对比:
按照你给出的条件,一个月在银行存1000块钱,一年12个月就是12000元,存15年就是180000元,再按照现在的定期利率3.75%计算,15年之后大约本息可以存到24万元左右,
按照这个情况当你退休后不能工作,按照每个月领取的情况,可以每个月领240000/15=16000元一年,一个月就是1333元,虽然看上去确实会比一些城市的退休金高,但实际越到后面就会发现和退休金相比还是会有很大差别的。

前期以这个来养老可能问题不会很大,但是后期加上货币贬值,1333元就不一定还能有1333元购买力,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现在一平方房子大约8000元左右,那15年之后可能就会上涨10000元,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这1333元明显不是能够支付的未来时期的购买力。
二,缴纳社保情况:
现在再来对比一下缴纳社保的情况,同样是15年,那按照60岁退休的情况下,你正常就是45岁开始缴纳,刚好15年到60岁就退休,
这里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位缴纳、一种是灵活就业形式缴纳,两者缴纳方式不同,所承担的费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单独分开来算一下:

1、单位缴纳:
这一种情况就是公司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我们就以养老保险这一个险种来计算,方便对比,正常来说这缴费基数每个公司都不同,但是缴纳比例是一样的,就是单位是12%,个人是8%,医保的是2%,
以3000元为基数,公司需要缴纳360元,个人需要缴纳240元,以此累计一年就是2880元,15年就是43200元,预计这个每年所缴的比例肯定会有所上升,总体15年费用应该在55000元左右。
如果是按照这个缴费基数,那到60岁之后可以领多少退休金呢,同样我们也来计算一下:
单位部分加个人部分一年就是7200元,15年之后账户累计是108000元,按照这个基数,再根据你所在城市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我们就算5000元,先来计算一下单位部分:
单位部分退休金每月领取时=5000*(1+60%)/2*15*1%=600元
给大家解释一下,5000是上一年度平均工资,60%是缴费基数、15年是缴费年限、
再来看一下个人账户部分=43200/139=310元,(139是月份,60岁退休就是139个月)
所以两项综合下来=600+310=910元,一个月就是910元,一年下来就是10920元,但是这个不是最后的数据,基本每二年或者三年都会上涨一次,到最后一年差不多每个月可以领取到1500-2000一个月,如果以是这个资金来面对货币贬值问题应该不大。

2、灵活就业形式缴纳:
这种情况就完全是属于一个人需要承担所有的费用,不管是公司部分,还是个人部分,所以同样根据上面的缴费基数和比例可以算出:
每月需要承担的一个费用=360+240=600元,一年就是7200元,这个就是你每年都需要缴纳,而每年缴费基数和比例有可能会上涨,所以15年累计下来你大约需要准备20-25万元左右。
因为到三年或者五年之后你的缴费一年可能就会达到1万元甚至15000元都是有可能的,这一点不用怀疑的,是可以完全预估到的。

当你交满15年之后,同样退休的时候领取退休金的标准都是一样的:
单位账户一样是600元,个人账户每月领取是310元,两者合计是910元,同样每年这个退休金都会上涨,根据历史资料显示,从最开始到现在已经累计上涨了7次,所以后续大概率也是会上涨的。
两项计算都完成了,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
如果是每个月存1000元,一年就是12000元,15年累计总共是24万元,大约退休后每个月可以领取1333元,
如果是交社保的情况,每个月需要交纳240元,一年就是2880元,15年账户累计43200元,60岁退休后每个月可以领取910元,而后每年基本都会上涨。
如果是正常第一年对比,大家会发现存在银行可能到时候合适,但如果是往后三年或者五年之后大家可能就会发现领取退休金的方式肯定就会超过银行存款方式。所以综合下来如果不交社保每个月领取1333元,是不可以养老的。

但如果你选择的是个人灵活就业方式,那肯定选择存款是最好的,所以这三种的比例就是先按社保有单位的、再到银行存款。最后是灵活就业方式。
领取社保的方式就是年龄越大越好,最好能到80岁或者说90岁,那这样领取退休金就会比存银行更划得来,
因为领取退休金,按照1000元一个月,你大概4年左右就能回本,而4年之后每领一笔退休金都是你自己的福利,这一点是比银行更划算的。
这里也有一个小常识,就是如果你交满15年之后,不幸离开了,那你的继承人就可以继承你的个人退休金账户的余额就是上面算出来的43200元,同时还有有一笔SZ费和一次性补助费,大约合计在4万到5万元之间。

最后:所以想比起来每个月在银行存1000元,我个人认为是不能养老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进行缴纳社保,以保障后期老年生活有所依靠。同时还能给你自己带来城市购房和入户的资格,这些远远比你把钱存在银行要实惠得多。
题主的问题,实质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如题所述,到底可不可以养老?二是和缴社保比,哪样合算?
作为资深理财师,个人认为:单纯靠自己那么些存款,大概率是养不了老的,还是缴纳社保,享受社保比较合算。下面我们来分析:
一、存款究竟能不能养老?
我们为方便计算与比较,假设某人现在为45岁,15年后刚好退休,预期寿命80岁。以当前的利率为依据。
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连续存15年,这是一种零存整取的模式,我们先计算一下15年后的总收益。零存整取利息计算公式是:利息=月存金额×累计月积数×月利率;累计月积数=(存入次数+1)÷2×存入次数;当前5年期零存整取利率为1.55%(取最高计算)。首先,我们计算出1年期累计月积数=(12+1)/2*12=78,那么15年期的累计月积数=16290,从而得出15年的总利息=1000*16290*(1.55%/12)=21041.25元。15年的本金为=1000*12*15=180000元,本息和则=180000+21041.25=201041.25元。也就意味着60岁退休时能拿回201041.25元。
接下来,我们预估一下养老费用。养老生活品质有高有低,我们假设按最低档,即维持最低生活标准,以每顿只吃盒饭来计算,现在一个盒饭,即便再三四线城市也要10元,一天三顿,也就意味着一天要花30元,一个月900元。那么15年后的物价会去到多少呢?从60到80岁,这期间的物价又会去到多少了?由于通货膨胀率与诸多因素相关,无法计算。我们粗略地对比一下15年前的物价,可知快餐价格涨了一倍左右。即便只按一倍的物价计算,那么那时候一顿饭的成本会去到20元左右,一天60元,一个月1800元,一年的吃饭成本就要花到19600元。即便这20年物价不再涨,光吃饭就要近40万元左右。
当然有人会说我不会一下子把那20万取完,还是放在银行慢慢拿,那就按整存零取方式再来计算一下20年会产生多少利息,整存领取和当前的零存整取利率是一致的,计算方法也一致,那么也就意味着20年产生的利息是31440元,本息合计也就是232481元左右,很明显与光吃饭所需的40万差距甚大。当然,这是粗略地计算,但是足以证明光凭这样的存款方式是不足以养老的。
二、个人储蓄和社保相比,哪种合算?
以当前月缴社保1000元左右来计算,推算出工资水平大概在8000元左右。15年后的养老金待遇具体计算规则要按照当时社平工资等多种指标计算,我们只做估算。假设这15年里工资都不涨,根据国家社保公共平台的测算标准大致在3300元左右,也就是说社保的替代率在41%左右。如果工资上涨,即便替代率不上浮,实际得到的养老金收入也会更高。而如果只选择自己存款的方式,很明显,每月可供支配的养老金差距将近1倍。所以,如此存款模式下,两相比较,社保完胜存款。
关键的关键,我们的社保养老金领取制度总的基调是多缴多受益,但是考虑到社会公平性,具体领取时是将缴存基数高的往下拉,将缴存基数低的往上提,也就是说我们是将两头往中间凑,这样子大家的养老金差距不致于过大。在这种模式下,应该说绝大多数人是受益的,吃亏的是工资高的,或者换句话说,高收入的奉献更多。此外如果活得更久,社保还可以照顾你更久,而国家还在不断划拨国资充实社保账户,过去十年,企业养老金连年上调也是明证;而个人储蓄就可能悲剧了:人活着,钱没了!
当前我国建设的养老体系是以社保为基础,鼓励企业提供企业年金和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模式。理想的养老金准备方式就是在社保基础上,自己再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准备储蓄。放弃社保而选择个人储蓄的模式,那不是明智之举!
有人算过一笔帐,交过社保的能活83岁才能领够本。
但大部分活不到。
自己出钱交不划算,有单位的交大部分,自己负担小部分。才划算。
所以,自己存1000每月,从25岁到40岁,18万(算利息20来万)。60岁以后,拿10万开个早点店(面馆),自己不干请人做,光收钱,一个月挣四五千随便。或在农村几万元买半亩地,养鸡也够生活的了,盖上房子,最后还能赚一笔。
交社保活的久才划算。
很多年轻人或者下岗职工,普遍都有用银行存款取代社保进行养老的想法。但作为一名负责社保和退休管理工作的HR,我提醒大家:虽然同样都是养老,但是养老的质量和生活水平却有很大差别。不缴纳社保,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存15年,保障晚年的基本生活没有问题,要想活的有质量,尤其是生病住院以后,没有养老金和终身医保待遇,则很艰难。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和测算,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不缴纳社保,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15年后有多少钱?
1.根据央行规定:目前我国活期基准年利率为0.35%,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年利率)不超过5%。
2.目前稳定型的理财年利率一般在3.5%~4.5%左右,高过5%的理财一般会涉及到一定的风险,未必能保本。
假设:按照零存整取(在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存入固定金额,到期支取本息)的方式。
第一阶段:初始金额1000元,以后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连续存5年,假设年利率是5%(按照理财类利率计算)。
第5年后的利息为:7625元,本息合计为68625元。
第二阶段:初始金额68625元,以后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再连续存5年,假设年利率是5%(按照理财类利率计算)。
第10年后的利息为:24531.25元,本息合计为153156.25元。
第三阶段:初始金额为153156.25元,以后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再连续存5年,假设年利率是5%(按照理财类利率计算)。
第15年后的利息为:45664.06元,本息合计为258820.31元。
小结:不缴纳社保,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15年后的本金实际为180000元,本息合计不会超过25.88万元,
二、个人每月缴纳社保,缴满15年,需要多少成本,退休后领多少养老金?
假设1: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假设平均缴费基数是5000元,按照60%选档缴费,连续缴纳15年,60岁办理退休,退休前上一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为9000元。不考虑个人养老账户利息和过渡性养老金等因素,退休可以领取多少养老金,缴费成本是多少,回本时间是多少?
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11元;基础养老金为1080元;基本养老金为1391元。
2. 15年的缴费成本为108000元,不考虑每年养老金上涨因素,回本时间为6年,实际回本时间应早于6年。
假设2:个人缴纳医疗保险:假设平均缴费基数是5000元,按照6.8%缴费,连续缴纳25年,60岁办理退休,缴费成本是多少?
注意: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全国各地略有差异,比如辽宁沈阳个人医保缴费比例为6.8%,最低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为25年。
医疗保险缴费成本为:5000*6.8%*12*25=102000元。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
1. 如果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和25年的医疗保险,缴费成本合计为210000元。
2. 退休以后,每月可以领取1391元养老金,且逐年增涨,6年以后即可收回养老保险的缴费成本。
3. 退休以后,可以享受终身医保待遇,医保报销比例在95%以上。
写在最后:
1.如果不缴纳社保,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15年后的本金实际为18万元,本息合计不会超过25.88万元。
2.如果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缴费成本累计21万元,比在银行存款多花费3万元。但是通过计算可知,这3万元的成本还是比较值得的。一是可以办理退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每月领取1391元的养老金,6年以后即可回本,15年以后至少可以领取25万元的养老金。二是可以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生病住院,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这对老年人来说,将会大大降低就医成本。
3.综上所述:如果不缴纳社保,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15年后,可以维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是缺乏持续性,无法应对医疗费用带来的压力。如果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还有终身医保待遇,相对来说,就有可持续性和应对医疗费用的能力。
你认为:每月往银行存1000元,连续存15年,能否养老?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不够。
这个属于简单的计算题。
每个月固定存款1000元,连续存满15年,那么总的花费是18万元。如果把每月的存款按5年定期利率不断的去滚,那么15年后最初的1000元就会变成1520元左右。但由于我们加了15年期限的前提,所以后期每月存款的时间也得是一个递减的过程。所以最终的计算结果是,15年后连本带息大概是25万元左右。
60岁退休,按照现在人均77岁的寿命,就是25万元,要支持17年的养老。那么大概一年有1.5万元,一个月1200元左右。
在15年以后,一个月1200元,不知道够干嘛?要知道,按照正常的年均5%通货膨胀,现在的1200元,在15年之后,相当于1200X1.05的15次方,就是1200X2.08=2496元。也就是15年之后的购买力只有现在一半。那么那时候的1200元,只能狗阿弥相当于现在600元的东西。现在600元购养老吗?如果只是天天吃大米饭,配榨菜,那还是够。但一年四季,随便购置几套衣服,吃点好吃的,不够!
简单地就可以回答:如果不交社保,每月固定存1000,连续存满15年,绝对不够养老。
所以,最后还是建议,每一个人,一定要参加社保。哪怕是自己缴纳社保费,也比存款好很多。因为社保里,不但有国家补贴一部分,基本上还有每年上涨的基数,这是国家针对通货膨胀作出的补贴。
关键还有一点,社保缴费在你退休之后,是无限期领取。哪怕你活到100岁,依旧可以领取。这样算来,缴纳社保比存银行划算多了。
所以一定要缴纳社保,而不是自己存银行。
每月都能存款1000,还能连存15年,听上去好像能攒下不少钱,但如果要用在养老上,这些钱远远不够,或者说不能满足我们正常的养老条件!为什么呢?大概算算就能知道。
1、即便物价不涨,存款大概率不够花
每月存1000元,连存15年,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总共是18万。由于钱是用来养老的,不可能把钱用来买风险高的理财产品,那么最佳的存款方式就是放在银行“钱生钱”,按照现在最高定存5年期的利率来计算,每月存1000元,15年后连本带息是26万左右。
在不考虑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假设每月只能花1000元,一年总共就需要12000元,经过计算,26万大概只能够你生活22年左右。如果寿命足够长,那么这笔钱不够花。而且随着我国健康医疗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的改善,我国民众的寿命还会越来越长。
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5月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2018》报告显示,当前情况下,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约76.4岁,其中男性75岁,女性77.9岁。题主现在还没到养老的年龄,15年过后,中国人均寿命应该就有80多岁,那么存下来的钱肯定不够花。
2、1000块钱很难生活,15年后或丧失一半购买力
而且,光有1000块钱,也不过上有质量的养老生活。现在,我们随便吃个早餐要花几块钱,买个普通盒饭打底也要十块钱上下,一天光是吃饭凑合着也要二三十块,但说到底也是养老,吃的总不能随意吧。另外,日常还要添置衣物、出门,可能还要进行精神、娱乐的消费,算下来1000块钱绝对不够用。
刚才也提到了,那些是在不考虑物价变动情况下做出的假设,如果可真过了15年,1000块钱还有多少购买力,可不可能连现在一半的消费力都没有呢?那么,你存下来的钱,就真的在无形中“打水漂”,养老的事情根本不用想。
3、储蓄难以支撑医疗开销,养老金能随工资、物价的上涨而上调
同时,我们也知道,老人最怕的不是生活费不够,而是患病,一旦出现重大疾病,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看病、治疗免不了是一笔大花销。现在,大多数老人的身体都或多或少会有健康问题,只有一小部分处于基本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存1000块钱没有任何保障。
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还是要去交养老保险,社保发放的养老金,基本每年都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水平以及物价上涨情况进行上调,从而避免养老质量下降,这至少是一项能确保未来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也许有人会说,万一意外死亡,钱不是白交了吗。但换个角度想想,养老保险是为了让我们今后能相对较好地活着,如果连命都没,还考虑那么多干嘛?钱本来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更可况,如果真的死亡,个人社保账户还剩余额的话,国家不仅会返还,还会补贴丧葬费和抚恤金,这笔款项在部分省市非常可观。
除了养老,刚才提到了医疗就医问题,而社保不仅有养老保险,还有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能够给未来的健康,甚至家庭财产增添一份保障,较好避免大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定期存款来代替缴纳社保进行养老,两者都是养老,可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有些人选择每月往银行存1000块钱,连续存15年,依靠本金和利息养老。还有人愿意把这1000块钱拿来购买社保和医保,退休后就可以依靠养老金和终身医保养老。
前者的存款数额能否让晚年生活衣食无忧,后者的养老保险有哪些风险和不足?自由职业者在两者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有多年投资理财经验的老师。接下来我将分别进行分析讨论。
每月存1000,连续存15年,最后能攒下来多少钱?够不够养老?
很多人直接按照每个月存1000块钱,一年就是12000元,15年后总共180000元来计算。其实,这种算法并不合理,为了能让利益最大化,我特意向有着多年投资理财经验的老师请教,他给我做了一个利息最高的存款方案。
在他的精心计算和详细地指导说明后,原本180000的本金,15年之后可以摇身变成226130元,利息足足有46130元,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在这里,我将具体的存款方法列出来,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因老师在农信社工作,所以就以农信社的利率来计算,以农信社5年定期存款10000元起存,零存整取记利率为1.71%计算。虽各银行之间有所差异,但也不会偏差太多。
第一步:每月零存整取方式存款1000元,一年到期后本金+利息一共有12111元。
第二步:将这12111元全部取出,然后存为五年期的定期存款,5年后可得14866元。
第三步:五年后,也就是存款的第六年,将14866元和第六年存款的12111元,共计26977元全部取出,继续存五年定期。
第四步:以此类推,到存款的第十五年年终,存入的180000元本金,算上利息就可以变为226130元。
按照这种方式,15年时间就可以积攒22.6万元。当然,养老讲究细水长流,没有必要一次性把钱全部取出来,可以再将这笔钱做一个整存零取,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利息收入。
整存零取和零存整取的利率一致,计算方法也相同。根据计算得出,22.6万的存款,20年的利息在6万元左右,这样22.6万就变成28万元,这才是最终的数额。那么这些钱是否足够养老呢?
根据2019年数据,中国平均寿命为77岁。按照男性60岁退休,那么在60岁以后起码还有近20年的时间可以活。那就要算一算这28万够不够这20年花。
我们来计算一下,28万平均到20年,一年是14000元,平均每个月1166元。放到现在,一个月1166元,每天平均40元,这些钱只用来吃喝是足够了。
但是,生活不只是吃饭这么简单 ,还有人情来往,还有儿子孙子要照顾,谁家也不能一年到头不添置寄件衣服,不换个家电。更何况,60岁之后,人体的各项身体机能都会快速衰老,上了年纪的人难免生病吃药,甚至会住院手术,每个月不到1200元的生活费真的是杯水车薪。
此外,我们也只是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来衡量20年后1200块钱是否足够养老。而事实上,现金会随着通货膨胀而发生贬值。
20年前,谁家有1万块钱就算是富豪了,可是放在20年后的今天,1万块钱连1平米的房子都买不到。过去10年的通货膨胀率在4%左右,如果按照GDP增长率来估算,可能会超过5%。
按照这个贬值速度来计算的话,20年后的40块钱生活费的购买力只相当于现在的20块钱,这些钱刚刚够1天的饭钱,但是想安心养老实在是太难了。
如果每个月拿出来1000元购买社保,连续买15年,够养老吗?
按照政策规定,个人缴纳社保必须年满15年才能享受养老金,所以我们必须要足额缴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不具备退休条件,无法领取养老金。
个人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是当地上一年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然后按照60%或者更高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也就是通过个人方式缴纳社保的,按照缴费基数的20%来进行缴费。
比如当地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是5000元,按照60%缴纳就是3000元,个人全部承担20%,每个月社保费用就是600元,连续缴纳15年后账户余额总共108000元。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5000×(1+0.6)÷2×15×1%
=6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60岁退休人的养老金计发月数)=108000÷139=777元
基础养老金=600元+777元=1377元,也就是说每月缴纳600元,15年后60岁退休可拿到1377元养老金。
而每个月剩下的72000元钱,我强烈建议拿来购买医疗保险,按照4.9%的档次去买,也就是3000×4.9%=150元,缴纳25年。
女性在满55岁,男性在满60岁退休后,即可享受终身医疗保险,住院统筹报销比例基本上都超过75%,甚至达到85%,也就是说住院治病的全部花销,国家会报销85%的钱。
如果花了10000元,国家会报销8500元。这样一来,在退休后,基本就解决了看病的后顾之忧。再加上每个月1300元的退休金,生活上可以衣食无忧。
而且,与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相比,虽然每年只需要缴纳几百元的保险费用,但是报销比例只有50%左右,与职工医保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城乡居民医保在60岁之后需要继续缴纳,一年不缴就断保。
除此之外,我国养老金已经连续7年增长,增幅始终保持在5%以上。国家现在有意限制高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的增幅,提高低养老金人员的增幅,缩小退休金人员养老金之间的差距。可以说,以后退休金正在向低收入者倾斜。
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同样是18万元,一个是放入银行坐收利息,一个是缴纳社保等待15年之后退休领养老金,普通老百姓在两者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如果有工作,毋庸置疑,在单位缴纳社保是最合适的选择。毕竟单位会承担12%的保险费用,个人只需要缴纳8%。可以说单位缴纳社保,大部分职工在退休后即可拿到2000~3000的退休金,足够养老。
但是,对于没有固定工作的自由职业者而言,不得不在存款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之间做出选择。而两者之间的优势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每月存款1000元,连续存15年养老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1、每月存入银行,这些钱都是自己的,无论是生老病死,存入银行的钱不会少一分,即使去世,银行里的全部存款也会被亲人继承。
2、存款取款完全自由,如果中途需要现金,完全可以一次性取出救急,而且存款年限不受限制,即使中间断存或者不存,只会影响利息,对本金没有任何影响。
不足:
纯粹依赖存款和利息,寄希望在15年后养老,随着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那时候的1300元钱只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如果退休生活想更加舒适安稳,需要每月存入更多的存款才能有所保障。
二、每个月用1000元购买社保和医保,连续买15年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1、个人购买社保虽然不如单位购买社保划算,但是比存款养老来得实惠。每个月只要缴纳600元的社保,在15年退休后即可获得1377元的养老金,是投入的两倍。
2、将剩下的400元购买医疗保险,退休后可以享受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甚至更高,也算是给晚年生活带来更多的保障。
不足:
1、社保需要连续缴纳15年,医保女性需要缴纳20年,男性缴纳25年,中间不能间断。只有满足以上条件,在退休后才能拿到养老金和终身医疗保险。
2、缴纳的社保有40%进入个人账户,剩下的60%进入社保账户,如果在缴纳过程中去世,那么呈缴人亲属最终只能拿回40%的金额,当然,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3、缴纳15年社保和医保,共计花销近20万元。退休后每个月退休金1377元,需要连续领取11年的养老金才能回本。我们每一天都在面对死亡,唯有好好地活着,才能让这份保险更有价值。
写在最后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能够看出,每月存入银行1000元,连续存15年后养老,这种方式虽然稳妥,但是因银行利率较低,通货膨胀等因素,60岁以后想凭借这些存款和利息养老还是有些吃力。
如果拿出1000元购买社保和医保,按照现在的政策,在60岁退休后可以安心地完成养老的心愿。但是这也要求自己要能够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只有这样,这份长期投资才算只赚不赔!
每月固定存1000元,是一笔不小的储蓄了。15年要存18万元,如果通过定投理财方式,能够实现4%的收益,再加上利息的话,15年之后能有二十五六万元。
如果是15年就达到60岁退休的老人,收益就是这么多。如果是还没有到达60岁退休的老人,可能未来的收益还会膨胀。
二十五六万元的资产,如果仍然能够维持1年4%的收益,实际上每年光利息就能够拿到1万元左右。
这样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800元,本金不会被动摇。
当然这是一切在理想的情况下,可是我们通货在膨胀,生活成本在提高。过去十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了27%,15年物价能上涨40%到50%左右。
我们每月领取800元,实际相当于现在530元左右的养老金。而且,未来还在持续贬值。
那你1月存1000元,退休后每月领530元,而且还有风险,你干吗?反正我是不干。
而参加社会保险就不同了,他是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我们经济在发展,大家收入在提高,社会平均工资都在变化。
按照1000元缴费档次,差不多是100%的社平缴费基数了,这种情况下缴费15年,退休能领取18%到20%的社会平均工资的养老金。
按照5000元社平工资的情况下,也就是说900到1000元左右。
这个900到1000元是实打实的,未来通货膨胀的话,国家也会调整养老金水平。
国家在调整养老金水平的时候,会重点照顾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增长比例会略微高一些,肯定超过CPI和社会平均养老金的增长速度。
除了这个优势之外,还会对老年人进行额外的养老金增加,这叫倾斜调整。
一般来讲,缴费15年低养老金的人员会增加8%到10%左右,这是2018年按照5%的养老金平均水平增加时的调整幅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忽视的地方,那就是丧葬费和抚恤金。这事之后国家还会发放一定的丧葬费和抚恤金,青岛市丧葬费标准是1000元,抚恤金标准是十个月社会平均工资是53090元。
所以,明显缴纳养老金合算。当然,缴纳养老保险唯一的一个缺点,那就是缴的钱不一定全退回来,我们自己储蓄养老,所有的钱万一去世都会留给继承人。而参加社会保险,只会拿回个人账户和国家规定的丧葬费、抚恤金待遇,有亏本的可能。不过,说实话,自己死了之后还关心那么多干什么?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好好活着吗?是为了自己活着还是要瞎担心这些不确定风险呢?我觉得还是为自己活的好一点,至少没有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