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拿着2千到3千元事业编制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
这个我有发言权,因为我就是这样啊。
我是去年考上某县城的事业编,试用期内每月到手2450左右,据说年底有十三薪和绩效,一年加起来不超过6万。可能有人会觉得假,如果平时少,年底最少也要有五六万吧,说什么公务员,事业编怎么可能才这么一点,可事实就是如此。
要说生活状态,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上没有压力。事业编毕竟也算体制内了,你的工资由国家财政发,你的晋升也不是你的领导能一言而决,你更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所以表现在工作上就是没有压力,没有激情。只要能够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在单位就没有领导会找你麻烦,不用担心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人会觉得官场上不是很黑暗,尔虞我诈吗?可能我还没到那个层级吧,在我眼里,领导体贴,同事关系和睦,平淡如水。
第二,生活上节奏很慢。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偶尔有事迟到或早退也不会有人管你,周六周日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加班,一年加班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法定节假日雷打不动肯定放假,每年的年假还可以出去旅游。在这样的情况下,节奏能快的起来吗?
第三,物质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的工资由国家规定,除了职级和工龄会让你的工资有微微上调,你这辈子的收入也就这样了。物质上比起大城市打拼或者自己创业当老板肯定远远不足,但旱涝保收,无论外面怎么变,你的待遇肯定会给你,每年多少也能存一点钱。
第四,幸福感显著增强。可以说人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工作,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每天上班如上坟,那肯定没什么幸福感时时刻刻想着要辞职。但在事业单位不会,没有压力、没有压迫、没有压榨,节假日还能偶尔出去和朋友小聚,满满的生活感和幸福感。
同为2009年的事业编,我活的很惨!但我同学活的很好!其中缘由值得每个选择事业编的人深思!
一样的选择,一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结局!
我和忠哥是同班同学,我俩都是普通工薪家庭,2009年我俩一起考上了县里的事业编,我进了农业局,他进了水利局。那年的工资同样的900元/月。
如今,我官职副科级,有两个女儿,存款为零,负债15万,按揭买房一套。忠哥水务科科长,级别一般科员,有一儿一女,存款100万+,房2套。
因为对待事业编工作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选择,导致了我和忠哥完全不同的结局。如今我们都35岁,我开始后悔,并且承认,忠哥选择的生活方式,才是选择了作为基层事业编的人,应该选择的路!
以晋升官职为目的,我踏上了一条看似光鲜的荆棘路!而忠哥选择了脚踩两条船!
我父母告诉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心无旁骛的向前拼!努力工作,积极表现,多向领导和能人接触学习,学他们是怎么为人处事,说话办事的。
于是,我工作上积极努力,不断表现。事业编12年了,似乎从来都没有体验过“一张报纸一杯茶一下午”的清闲生活,从来都是加班,就连带薪休假都没有体验过几次。工作之余,就是各种应酬。或者是自己的应酬,或者是跟着领导,或者是因为工作。
12年后的今天,我获得了什么呢?
1、成为了单位曾经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这份辉煌就坚持了3年,3年后,很多年轻人也副科级了)
2、每月3900元的工资,和3险一金。
3、一顿饭一斤52度白酒的酒量,超重,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胆固醇和一副亚健康的身体。
4、一套刚刚付了首付的四居室公积金贷款的房子,还有为了首付留下的15万元借款。
如今的我,在外人眼中,看起来依旧光鲜亮丽,但自己却身心俱疲,似乎每一天都是重压和煎熬!
反观忠哥,却活成了我心目中,一个35岁的人,应有的样子!
2009年进入单位的第一天,忠哥就开始盘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没有多么积极的去展现自己的能力,而是低调的学习并做好手头的工作。当时他给自己工作的定位,是四个字:尽职免责。
剩下的时间,他却像一个活跃的兔子,混迹于各种选择的尝试之中,唯独没有深陷于各种各样的应酬中。
我记得刚上班的那几年,一下班,就会找不到忠哥。因为忠哥总是会混迹于各种“第二职业”的尝试中。
我知道的是,那几年里,忠哥做过代驾,干过烧烤,跑过滴滴,当过家教,兼职过会计,做过微商,送过快递,反正在一个8线小县城里,凡是能尝试的兼职,忠哥几乎试了一遍。唯独没有参与各种酒局和应酬。
当时我还很不以为然,认为干这些都不是“正事儿”。
我不知道的是,除了做这些一外,忠哥还因为自己的科室里,因为经常有一些基建类的项目,为了更好的干项目,忠哥还考下了一级建造师。为了能够多领点工资,忠哥还自考了研究生。
当时我还很羡慕的说他,你真有钱,研究生自考,一年要花费近2万块钱。我不知道的是,忠哥考研究生的钱,都是自己干各种兼职时,赚到的!
经过了开始的6、7年的磨砺,忠哥的业务水平越来越好,也被提拔成了科长。而尝试的各种第二职业,也让忠哥懂得了很多经商的“内幕”。如今,忠哥已经拥有了一个“蜜雪冰城”加盟店,一个小学生特长培训机构,一个特色美食饭店。都是在小县城里收入很可观的那种。嫂子也辞掉了厂里的工作,重点打理这3项事业。每年收入已经稳稳的50万+。
因为有了经济基础,忠哥的人脉圈也是越来越好。既有体制内的高层,也有商圈的高层。忠哥现在还每天跑步健身,每年定期旅游2次,老家的房子翻了3层别墅,孩子也都享受良好的教育。虽然依然很忙,但名利双收!堪称人生赢家!
我和忠哥截然不同的结局,揭示了选择事业编的人,应该走对的关键3步!
第一步,不要把眼光停留在2000-3000块钱的工资上。事业编的优势在于稳定,保底,相对轻松,以及这个平台能够带给自己的人脉。如果干事业编干的很忙很累,就失去了他的优势。
第二步,一定不要把应酬看的太重。要用好业余时间,多去尝试副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是事业编的短板,所以一定要弥补。如果弥补不了,就会成为今后自我发展的大坑!
第三步,没有背景,想要在体制内晋升,是很难的。工作能力仅仅是一部分。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现实一些,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再解决面子问题。
这就是一个混迹事业编的失败者和成功者截然不同的结局!希望大家以我为戒,向忠哥学习!
平凡而平淡。
还能怎么样?老百姓的生活其实都一样。
在我认识的所有事业编制中,2千的工资现在已经不存了,最低的也是到手3300,这还不包括五险一金,以我所在原贫困县城为例,再差的事业编制,一年综合收入也有六到八万元。这个工资放到沿海地区是不算什么,但是中西部的县城已经是中等收入了,所以这个群体的人和普通人过着的是一样的生活。
关于体制内的低收入现状,很多人是有误解的,其实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来分析,财政供养的人员年收入是不会低于整个地区的平均值的。
而且3000多的工资通常都是刚刚进入体制的年轻人在拿,我有一个同事2018年1月进来的事业编制,现在到手3900多,现在工作已经满三年了,调整工龄工资以后,工资就上4000了,这还只是到手工资。而那些工龄二三十年的老大哥,工资比刚入职的新人可高多了,工龄二十年的至少是五千起底,工龄三十年的至少是六千起底。
以前在乡镇工作的时候,有个村里的驻村干部,他的工龄有三十年了,工资到手已经7000多,加上驻村补贴,每月到手近万元,当时让我十分羡慕。
还有,一定要清楚事业编制就算是工资再低,随着时间的增长也只会越来越高,他们更是可以把这份工资领到去世的那一天,其他非体制内的职业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
我个人觉得工资虽然是越高越好,但也没必要比来比去,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就可以了,体制内的干部很难大富大贵,难道体制外就容易吗?这还是一个平凡人口占多数的世界,过得快乐就足够了。
特别提一下,那些工资低的事业编制很多都是有副业的,老公上班,老婆开店的例子太多了,不用担心他们的生活过的不好,他们都过得很滋润。
生活惨淡。我是鲁西南地区某县直事业编制人员,月到手工资3500,我来说说感受。对于家庭富足的人来说生活会很滋润,对于农民的孩子来说,不好过。
第一、工资严重不够用。我和我对象两人,双方父母都是农民,给不了我们什么帮助。我对象是教师,我是县直事业编,两个人都算是体制内人员,但是收入是低的一塌糊涂,两个人收入加起来7000元(还不如人家一个人在外面挣得多),除去房贷1500,每个月俩人生活费1500左右(现在县城物价水平一点也不低),再加上其他花销,一个月差不多得花4000左右,有时有计划外支出,多的时候花7-8千也有。两个人这样的工作在外人看来体面,生活应该不错,但其实不是这样,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花,其实里面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第二、工作晋升空间小。说实话事业编人员发展是很受限的,职务上提拔没有公务员晋升渠道畅通,县城事业单位副科级基本上就到职业天花板了,正科想都不要想,多少人挤破脑袋都到不了。职称也没有想象中简单,走职称这条路也得按资排辈。只要单位没有空余职称名额,就算你有本事,也聘不上,自然就加不上薪资待遇。
第三、工作单调乏味,一眼望到头。说实话单位里各项工作都差不多,每月的工作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一眼望到头,看到退休。
那就有人说了,既然这样为啥还要继续干呢?还不辞职啊?说实话,想过辞职,但是没勇气。我本科学的专业是文科类,实用性不强,要是在外面能有更好的选择,才不会在家干事业编呢。这份工作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每月拿着两千到三千元事业编制的人,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我自己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不少在事业编岗位工作的人员,对这种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很多人都以为一个人拿着这么点工资,怎么可能养得活自己,怎么可能养家糊口?最近几年的公职类考试都是非常热门,但是由于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大部分人都是不太容易一次考上去的。而很多单位的工作量大,就不得不招聘一些人员来工作,的工资都不高,很多就两三千的工资,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去做呢?

其实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体制内普通干部的工资收入一直都不高,正常都是处于当地的中等水平。对于进入体制内的人来说,本身就应该有这种觉悟,特别是已经在体制内呆了二十年,就应该有更深的体会。我侄女是去年考上某县城的事业编,试用期内每月到手2900左右,据说年底有十三薪和绩效,一年加起来不超过6万。可能有人会觉得假,如果平时少,年底最少也要有五六万吧,说什么公务员,事业编怎么可能才这么一点,可事实就是如此。我所在地区的事业编每个月到手的钱,刚好就是2800-3500块这个幅度,根据岗位的不同有所浮动。但是我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3000元并不是她的整体综合收入,我们如果说算上她的一些额外的收入,比如说奖金福利等等各方面的待遇,包括每一年年底的绩效考核奖金,那么综合加在一起,实际上每个月的月综合收入水平其实还是要远远高于3000元的3000元,只是他每个月上卡的工资待遇,但是它没有计算奖金,没有计算年终的绩效考核奖,所以说看上去是比较低的,但实际上它的综合收入是要远高于每个月的薪酬待遇。

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以后有很多的职业可以选择,由于每个人的志向不同,所以职业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职业中,事业单位是很多人的首选,进入事业单位甚至成为了很多人的梦想,虽然说事业单位薪资不高,但是相比于社会上的其他职业,事业单位尤其独特的优势。虽然工资低工作单调,一眼就看完了 说实话,单位里的工作都差不多,每个月的工作内容也差不多,基本看完看退休。然后有人说,那你为什么要继续工作?你为什么不辞职?老实说,有一部分人想过辞职,但我没有勇气 我的理科专业是文科,不实用。如果我在外面有更好的选择,我不会在家里做我的职业 这份工作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进入这个单位之前你应该就知道它开多少工资吧?那你当时怎么想的,外面没有好单位了吗?还是平衡了一下觉得这个单位还不错,反正我觉得,这个单位一定有吸引你的地方,要不当初你就知道开多少,为啥还要往里冲呢?再说事业单位也都有名额限制,能进去也是踩着别人进去的,这么不愿意干,当年就别往里挤啊。我身边就有这么个人,天天跟我说,自己单位怎么怎么不好,其实主要不好就是开得少呗,你怎么不提好的地方呢,你双休,所有节假日都休息,你四点半下班能接孩子,一天三顿饭都在单位吃,恨不得把家里的口粮都带出来,年啊,节啊,年假啊,什么都有。
首先,事业单位,不是人人都能进的虽然很多人都羡慕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但不得不说,这种单位并非那么好进的。需要有着高学历,甚至还要懂得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而这种关系,远比私企里要复杂得多。而且,私企里的升职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人混了一辈子仍然是基层岗位,每天有着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要处理,时间一久,自然会让年轻人怀疑人生。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年轻人告别了私企,从而走向事业单位的原因。所以每年依然有无数年轻人挤破脑袋想要往里面冲,甚至很多父母也以孩子进入了事业单位而自豪。如此,似乎有些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进入这种单位,不惜托关系等等,让人觉得这并非是在找工作,而是在拼人脉和家庭背景,于一般人来说,进入这种单位的机会也自然越来越低了。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单方面去做比较,先从第一点说起。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优点是。虽然工资一开始比较少,但是相对于在外头打工来说,员工的福利是在外面打工所享受不到的。例如公司所给的五险一金以及公司的职业年金。这些福利能在医疗等方面给到很好的补助。并且在你退休离职后,能够有相应的补助来维持老年生活。并且事业单位虽然初始工资比较少,但是他相比打工来说,会更加的稳定,并且会有好的前景,能够有升职加薪的机会,所以这些是在事业单位上班相对于打工来说的好处。
工作上没有压力,事业编毕竟也算体制内了,你的工资由国家财政发,你的晋升也不是你的领导能一言而决,你更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所以表现在工作上就是没有压力,没有激情。只要能够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在单位就没有领导会找你麻烦,不用担心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人会觉得官场上不是很黑暗,尔虞我诈吗?可能我还没到那个层级吧,在我眼里,领导体贴,同事关系和睦,平淡如水。不要把眼光停留在2000-3000块钱的工资上。事业编的优势在于稳定,保底,相对轻松,以及这个平台能够带给自己的人脉。如果干事业编干的很忙很累,就失去了他的优势。
工作轻松,在事业单位上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需要加班的,除非一些特别重要的事情,比如准备第二天的会议,而平时一些负责写材料的同志偶尔需要加班加点,其他大多数人都是固定时间上下班,不会出现互联网企业的996工作时间的情况。而休假时间就更是有保障了,国家法定节假日是肯定放假的,除了一些安排值班的同志需要在岗。而且年休假制度也是贯彻落实得非常好的,平时如果有事情请事假或者病假,大多数情况下领导也是会批准的,并且不会扣工资。现如今社会只要肯去拼,肯吃苦,每月找个万儿八千的不是难事,何必为了所谓的事业编制稳定那句哄自己安心的话,而去干这种心累,人累,家累的工作。但是谁又能给你保证私企就不裁员,不排挤你出局了?所以说,这个提问本身设定的先决条件就存在问题。事业单位相信会有人去干,也是一个原因,不犯原则性问题的单位不会辞职走人。
虽然事业单位也有不好的方面,工作晋升空间小。说实话事业编人员发展是很受限的,职务上提拔没有公务员晋升渠道畅通,县城事业单位副科级基本上就到职业天花板了,正科想都不要想,多少人挤破脑袋都到不了。职称也没有想象中简单,走职称这条路也得按资排辈。只要单位没有空余职称名额,就算你有本事,也聘不上,自然就加不上薪资待遇。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同样,入职体制内的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想往上走的想法。可体制内的晋升哪有那么容易。不靠业绩不靠销售额的提拔更加不可捉摸,是真正综合实力的竞争,是能力、人品、资源、运道的综合结果。或许,入职三五年就能混到副科,或许,干了十几年,仍然是小科员一枚。尤其是事业编,在新公务员法实施后渠道变得更窄。晋升空间不大 说实话,职业编辑的发展是非常有限的。公务员在职位晋升上没有顺畅的晋升渠道。县级机构的副处级基本上走到了专业天花板。郑可想都没想。多少人不会被打破脑袋。 头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走头衔的路还得按辈分排 只要单位没有空缺的职称,就算你有能力也不能录用,自然也不能加工资。

就像大多数人都明白的一个道理,付出和收入是正比的。无论任何地方,包括事业单位,比如在事业单位中,如果努力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赏识,得到提升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如果说身份的局限性,比如事业单位工勤,考个技师也可以提高收入。当今社会,能有一份体面又轻松,收入有稳定的工作很不容易。当初想用能力证明自己,何必打破头去考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如果想将这个过程当作证明自己,那么好,恭喜你已经成功了,可以继续离职,闯出一片天地。
本人就是体制内事业编人员,可以解答你的疑惑。以我目前的生活状态可以告诉您,我比较满意。
我是2014年考进的事业编,如今已有七个年头,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单位上班。记得当年刚进单位时打卡工资2099元,公积金单边缴纳350元,国家兜底五险。现在经过国家两次普调,扣除五险二金后打卡工资2407元,公积金单边缴纳701元。或许有些人会说,这点月薪还不如一个城里送外卖的,怎么够花?接下来我给您分析为何说我比较满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工作压力方面;在小县城单位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哗,生活节奏慢,工作压力相对小。本单位业务不多,平时很少加班,国家法定节假日都能如愿以偿,这是很多非体质工作享受不到的。我知道很多送外卖月薪可以上万,但能获得这么高工资绝对付出相当多的辛劳,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很少休息,而且这份工作也不一定能做长久。
第二,工资福利方面;想赚大钱的人不要来体制内,因为工资真的不高!这打卡工资并不是一年总工资收入。本地事业单位工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每月打卡收入(每月发放);二是绩效工资(半年发放);三是年终考核奖(年终发放);这三者相加一年到手收入接近六万。单位工会在逢年过节时也会有某超市的购物卡发放,一年大概1000元左右。本县城非体质内职工的工资普遍不高,月薪在3000左右,一年综合收入不到五万。本人年收入虽然比不上大城市很多人,但幸福感绝对高于很多人!
第三,工作稳定性方面;体制内的工作,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如果你没有作死地违法乱纪,一定会安然退休。这也是一个舒适圈,也就是大家说的“一眼就能看到退休”,这是一种躺平的生活状态。不建议有激情,想干一番事业的人进入体制内。但对很多非体质内人员而言,如今各行各业这么内卷,体质内工作何尝不是一种保护机制?996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高薪意味着能力强。我适应了目前的工作状态,觉得挺好。
第四,生活和住房保障方面;小县城的生活水平不高,本人没有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在没结婚前,每月工资略有剩余,年终考核奖也会如数存下。现在结婚后带有一个小孩,他的每月奶粉费、尿不湿费和购买衣服费,都是一笔不少的开支。生活有些捉襟见肘,成了一名月光族。所幸的是夫妻俩是双职工,我的工资负责养家,她的存着,两人一年下来也能存个五六万(没仔细算)。再者说到住房,2017年在本县城买了一套房,那时房价3600元/平方米,选择的是商业和公积金组合贷款(其中商贷5万,公积金贷款27万),分25年还清,每月房贷共1700元。这个月刚还清了商贷5万元,目前以我个人的月公积金可以抵扣公积金月供,可以说几乎没有房贷压力。计划再工作五年将公积金贷款还清,为将来入手第二套房做准备。趁当地房价还没大幅度上涨(目前4200元/平方米左右)。
这是一个农村凤凰男从在城市打工到考进体质内的真实经历。从学校毕业在私企上班,每天加班加点,一年到头也难得休息,收入也不高,之前在大城市打工不仅买不起房,还面临中年就业危机。与曾经相比较,如今可以说好太多,感谢自己的努力,天道酬勤,顺利进入体制内。否则我真不知道那时自己能在私企坚持多久,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所以我说对于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您们同意我的说法么?欢迎各位点评。[微笑]
1.东北,哈尔滨,工龄37年,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工资(月)4760,公积金2430(两边合计),生活补助(13薪)4000(年),供暖2400(年),医保卡400左右(月)可用于购药或住院,目标兑现奖4W左右(这是去年的,每年5月发上年度的,每年不一定,从1W左右开始,每年小幅上涨),三节每节约500左右卡或物,如不休假可得1W(每两年可有一次机会),加班,午餐,节假日双薪等想想就得了,车补都不好意思说,怕给财政添麻烦。总计,13.8W,公车改革了,出门办事等就开自己的车吧,自报自销,生活不易,一起努力。计划加节俭,没病没灾,够花了。
2.福建泉州某区委办公室,刚转正每月能拿到3500元,之后还有半年考核奖金+文明单位差不多有10000元左右。加上公积金差不多有7-8万。
3.本人苏州县级市上岸,今年十月开始工作。我没有房贷车贷压力,全部爸妈包办了,甚至水电费餐饮费都不用我出,基本上我的工资都是个人玩乐消费了。离家近,只要五公里,哪怕是高峰期二十分钟到单位。事情少(目前为止),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到办公室的三个小时,可能因为我还是小娄娄。吃饭好,编制内只要一元,四菜一汤+水果。试用期一年,试用期工资6k,转正之后差不多9k,福利不用说了,除了比公务员差一截没什么不好的。爽是真爽啊,就是我还是贪玩,大学一毕业就上班有点收不住心。
4.坐标江苏南京,管8,工龄20+,月到手8000+,年底绩效+年终奖,年均到手16~17万,属于地区不贫不富的收入,关键是公积金比较高,3600左右,买房贷款不吃力。
5.辽宁,县级事业单位上班10年,专业技术十级。工资到手2600元,每月绩效800元,年底多开一个月基本工资2500元,报销85平方米取暖费。除此之外每月医保60多,公积金700多(不买房不可以用)。对比相同工龄的公务员少了很多,他们的基本工资比我高500多,额外每月车补550元,年终绩效奖14000元。主要是现在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实在是太难进了,有很多退休的老同志最后也就是在中级岗位(十级、九级)。我现在已经到瓶颈了,不敢有什么期盼的了。
6.我是温州下面一个县事业单位的,2003年参加工作,因为说要参公职称一直没考上,现在基本工资3600多,公积金2000多,绩效考绩目标考核年休十三个月工资几项大概5万左右,车补去年7月份被一刀切了,加上节假日一点,全年120000左右。跟以前比,不跟省内其他地方比还是挺满足的。
7.北京事业,职级科,分过房,买了车,工龄近三十,月薪万二多,享受寒暑假,轻松度周末,如此熬十年,六十就解脱。不好赌,嗜小喝,健身走步爬山坡,十载股市滚爬摸,年年韭菜被庄割,今遇网友晒工资,也把实话说一说。
事业单位基本工资都是不高的,但是,人家有补贴和效益奖励金的,加起来工资并不是很低。现在你要考事业编制,并不是很容易的,因为,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找个好工作并不好找。加上事业单位除有社保外,还有住房公积金的。
说说我吧。
每个月到手2509.5元,这个是准确数字。
我是怎么安排我的生活的呢?
首先,吃。在学校饭堂解决。学校对教职工伙食有一点补助,早餐两块,正餐四块,算起来一天三餐就是十块。很可以了吧,毕竟现在这个物价太厉害了,一个快餐都不止十块了。但是因为我带着孩子,不能总吃饭堂的饭菜,隔天得买排骨炖粥,一次十五块左右。
其次,住。我就住学校宿舍。因为带有家属,申请的单间宿舍。有热水器空调和风扇,学校又全包水电。所以这一块属于福利,分文不花。
再次,出行。我尽量开电动车。学校有充电桩。如果开小车,一个月油费大概200这样。
总的来说,我是个物欲很低的人,对吃喝玩乐都不是很感兴趣。按道理来说我自己的工资基本够花。而且每个月从我老公那里无条件划走1000块钱做孩子的生活费。
每个月都记账,可总是会超支。比如孩子感冒,每次都要去掉几百块。碰上换季,买几件衣服什么的……
苦哈哈地过,虽然旱涝保收,但是生活质量确实不高。
这个问题我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就那个每个月拿2千到3千的事业编。
虽然每月个的工资只有两三千但是我的生活可一点不比月薪六七千的人差。生活好坏的标准无外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下面我就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来和大家聊聊我的生活。
第一、穿衣,对于衣服我是一个要求极低的人,不太在乎什么品牌,因为喜欢运动的缘故除了会买好一点的鞋子,衣服、裤子都是在网上买的,便宜、耐用。
第二、吃饭,在吃饭的问题上,除了偶尔请朋友吃饭外,我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开支,单位食堂一日三餐只收两块钱,一个月60块钱足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单位的伙食非常好。
第三、住房,在父母的帮助下我首付买了一套110平米的住房,公积金贷款50万,月供2176元,扣除公积金1500元,每月还供676元,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四、出行,因为单位和家之间的交通还算便利,我每天做公交车上下班,每月开销不足一百块。
除此之外因为单位年底还会发绩效、取暖费、十三薪、精神文明、年终奖的缘故,我每年还会有三万块的存款。
以上就是一个每个月拿着两三千工资事业编的真是生活状态。虽然不富裕,但是我也心满意足了。
最好的朋友,小县城的事业编制。工龄20年,奔4的人了。工资是4000,绩效一年大概3万。单位在县城,但抽调下乡,每月有2000多补助。工作压力不大没有上进心,不上班时玩游戏每个月有三四千收(但不稳定)。有房,住房公积金还贷,自己每个月还不了多少钱。按理说应该还算幸福。事实也确实如此,以前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朋友间有什么投资做生意的,他从不参于,因为觉的钱够花了,没必要冒险。直到前段时间,他哭着对我说。
不是唱歌,是真的哭。那天从不喝酒的他。喝了很多,告诉我。他喜欢了个99年女孩子。注意他是有家室和小孩的。女孩很漂亮,身材很好。是他这种级别的人不可能追到的。但因差阳错女孩刚好和男朋友吵架分开了。他竟然上位了。这点比很多光花钱,连手都没碰的强多了。女孩的花销其实不算大,一个月也就一万多。当然开房跟吃饭这些费用要另外算。朋友靠着以前的积蓄,和每个月的收入,勉强能够支撑得住。女孩我见过,长相跟身材这种级别。一万多一个月是远远不够的。我也提醒过朋友你的收入,是养不活这个级别的女孩子的。朋友总说他们是有感情的,我也相信他们确实有些感情。因为朋友将舔狗发挥到了极致,这里举个例子。女孩来例假的时候,朋友就提前几天跟家里说要出去出差,其实每天下了班就是去宾馆照顾女孩,什么帮她洗脚,按摩肚子都是小事,最离谱的是,认识二十几年没见下过厨房的人,竟然看着抖音学着做疼经喝的粥。(这里奉劝各位年轻的舔狗,做舔狗也要努力呀,别一个老男人都比不上)。
但年龄差距这么大,那女孩的闺密圈里,也有老板包养,一个月花销是你的几倍甚至十倍,你凭什么觉得她会一直跟着你。
后来也确实如此,闺密的各种攀比,怂勇。女孩提出了想出去闯闯,这小地方,存不到钱。朋友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因为一开始在一起就约定好了。女孩走后,朋友每天失神落魄,一门心思只想赚钱,而且是那种赚大钱。一个月玩游戏几千块钱的外快他也根本看不上了。甚至给我说,如果用他余生的寿命,赌2000W。只要有50%的机会,他都愿意赌。很难想象,以前一个安尊处优不愿意冒一点风险的人,会变成这样。
关于这个问答,很明显我跑题了,但这个故事不说出来,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