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三胎为什么响应不强烈?
1、任何选择,都是利弊衡量,生育也一样。
2、二胎、三胎都开放,生育还是下跌,这就是人们选择后的结果。
3、以前生孩子,是收益大于成本,给口饭吃就行,长大了帮爹妈。
4、现在生的是吞金兽,养一个孩子,没个100万,不行。
5、孩子,有出息了,是社会的、国家的,没出息了几十岁还在啃老。
6、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需要长期、漫长的投入,收益还不确定。
7、城市化进程,提高了生活成本,一个孩子差不多就要100万投入。
8、生二胎,200万,同时,房子也要大,一个人专职带娃。
9、这还是在父母健康有退休金的情况下,有一个病的,全家就要陷入困境。
10、如果是生三胎呢?不敢想象。
11、周围确实有生二胎的,不过都活得不舒服,面有菜色。
12、生孩子,千万谨慎,因为没办法后悔,特别是穷人。
13、年轻人,都想通了,这辈子,自己活舒服了最重要。
14、为了生孩子,拼命几十年,不值得。
15、社会越发展,人们对生育越冷淡,这是必然。
16、年轻人结婚的欲望都不高,别说生育了。
17、都是独生子女,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当父母。
18、生育、养育成本不能都老百姓自己承担,这样情况,没人搭上自己一辈子。

现在的年轻人连婚都不想结、懒得结了还谈什么生孩子,尤其还生二胎、三胎,婚姻都快成为人生的非必需品了!
一直听身边的六零、七零后们说养孩子就是见风长,只愁生不愁长,我觉得这真的是在骗大家生孩子的!
生活不易,自己在这个社会生存都不容易。
大家都在反感996的时候,又必须去996,因为你要生活,尤其是结婚之后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等你养的时候,你敢和老板拍桌子砸板凳的说你不想加班吗?
你仔细对比一下周边同等家庭,有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三个孩子的生活条件区别有多大。
生活会教会你在没有足够财力、精力、人力支撑的情况下,家里面多个孩子和少个孩子的区别。
养孩子可不是只要吃饱、穿暖就行的。何况小孩子从怀孕到出生、长大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需要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他,你需要夜间看护的精力,你更需要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以他优化自己的财力!
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改变!
小时候看到过四川、贵州那边的某些人来我们那边砖厂上班,人家在国家有计划生育的情况下都能生三五个孩子,用我妈的话来讲最大的去上学了,前面跑的一个,后面跟着一个,背上还背着一个!
想生的人有没有放开二胎三胎人家都会生!
其实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人已经不把生孩子当成人生的必须品了!
生孩子不强烈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成本问题!如果抛开成本来说,很多人是愿意抚养小孩的,但是为什么不愿意生了呢?
第一,教育环境没有跟上,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人口迁移和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教育问题,这些人在新环境下工作学习,子女在这样的条件下受教育,但是不能与之享受同等的教育条件,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还在按旧的方式运行,不得已他们必须返回老家,那么面临很多的问题,无人照看。
第二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平衡, 一些双一流大学招生名额没有按照人口比例有倾斜,反而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地区更加侧重,比如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学校。对当地的招生更有倾向性。
第三,教育的市场化,虽然已经禁止了学科类培训,但是他们影响的80-90后一代人已经很深了。课外辅导不仅让学校失去了教育主战场的目的,还增加了父母的额外负担。
结婚的成本高了。
现在结婚的成本基本要有房子,而我国经济发展是房地产带动的,年轻人无力承担高昂的房价成本,即使结婚后,因为高昂的房价陈本,在子女上几乎很少,所以他们的压力太大的。不愿意生孩子。
另外就是疫情的影响,这几年 疫情影响,很多人失业,行业不景气,大灾大难的时候,人的本性问题,都会选择趋利避害。这个时候人们不愿生孩子。
现在多生一个孩子,除了钱,还要操一辈子的心。
像我,生了一胎,两个相差10多岁,大的上大学了,小的才上小学一年级,一切从头再来,问题是自己的年纪大了,精力也不比从前。小孩子多闹腾呀!常常是她还在床上打滚撒欢,我已经昏昏欲睡了。
想想以后,55岁退休了,还要帮忙带孙子孙女和外孙,还要赡养两边的老人,就觉得前路漫漫,没个尽头!
我不要二胎三胎!原因:
1,现在的城市生活压力大!
2,养育成本高,如果生下来没办法好好养育,那不是在害他吗?
3,自己也需要生活空间,需要有自己得世界!
中国出生人口,近两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这样断崖式下降(不含天灾),国家放开了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是反应平平,分析下来有以下六个原因:
1城市农村人口观念发生重大的变化。
中国传统以:多子多福。可以说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为幸福生活的冀望,开枝散叶,传宗接代。但是在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影响下,这方面的思想得到了弱化,“儿多母苦,物多累主”,倒是身边的真实写照,加上过去独生子习惯的影响,八零后家庭城市一般最多也就两个孩子,足够了,生育的欲望不突出了,毕竟养孩子是更多的付出,现代人认识提高了,学会了能力选择恰当。
2养孩子的成本非常高
这一个大家都有感受,现代人生活从出生、上幼儿园、上中小学、上大学是一笔负担很大的费用,普通家庭,两个孩子已经是极限了。
3当今生活的压力很大。
现代城市和农村养活自己很容易,但是对几个天使般的孩子来说,那肯定要提供相应的条件,生活压力还是巨大的,好奶粉都是上百块一罐,上一次医院少也是好几百……,出国留学近百万左右,家长生活压力之外心很累,生养一个还能招架,多了真难。
4时间精力。生活工作都要时间,当今的人又多了网络,再加上亲人朋友走动,自己的学习提高……,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了,有些人算过人的一生也就三万多天,有很多很多的琐事,多养几个孩子,自己的爱好兴趣都没有地方摆放了。
5房价不菲。不是有人把女儿比作招商银行,把男孩子比作建设银行,尤其一线城市的房价不菲,普通城市的房子,要多数人劳作一辈子,二三十岁男孩子娶媳妇,新房子基本是标配,这样父母负担非常沉重,尤其当前的就业形势也不太好,真的很累。
6养孩体验不佳。过去农村的孩子不少都是半放养,每天也挺快乐,身体还好,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要受教育,至少十多年,孩子的天性得不到自由的生长,学习的压力挺重,各种考试竞争激烈呀!起早贪黑,再加上食品环境等等因素,条件优越的无所谓,更多的选择,普通家庭有差强人意的地方,一两个孩子就足够了。
最后,哺育孩子毕竟是一种繁琐细致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才能够支撑好足够好的环境,同时现代社会也有养老保险制度,养儿防老的情况弱化了,加上现代全球不少地方青年比较流行躺平的文化,在网络空间冲浪生存体验,而减少自己的现实欲望,来让生活显得压力小,平和。
养孩子对于这些年轻人就是一种“惊涛骇浪”,也担心尽不到父母的责任,少数人甚至连恋爱都懒得谈,各个国家人口出生率都是下降,甚至悬赏生孩子,嗯,国内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你还想生三胎四胎,真的商量不通,有时候他们怼你一记动员:“要生,你自己生去……,没人拦你!”。
年轻人工作太累了,别说二胎了,结婚意愿都下降了好多
无论是企业还是体制内,领导们强调效率,效益,手机24小时开机,有事随时加班。能吃饱睡好不生病,再养一个娃就已经耗尽全部精力,哪能还有富裕的时间和精力再养二胎三胎。
双减,房价都不是最根本,朝九晚五不加班,稳定社保,才能真正促进生娃意愿。
主要原因,环境和个人条件不允许。
1.得有人带,不是自己带的不亲,没感情有啥意义?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能全职带的很少。
2.费用太高,没权没势很多事只能花钱,上个好小学都费事。
3.你幸福吗?你要是过得一般,就别让孩子再遭罪了,这是我的看法。
别人怎么想不知道。说说自己吧。
不要说养孩子要花费大量精力。光怀孕、生产、坐月子、哺乳,就能让人酸爽地死去活来。实在不想再经历一遍。
孩子是学霸的概率不高,成为中下等学生,高中的老师都会折磨死你,你生孩子为国贡献劳动力贡献税收,但以后吃养老金这帮人对普通孩子普通人表现的最坏!
因为没有钱啊。
没有钱确实最好不要生孩子,从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都有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自卑和脆弱。我一个朋友,家里是农村的,她是家里的二女儿,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一看就是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这个朋友从小就被送到姑姑家养着,后来姑姑去世了,又把她送了回来。送回来后,她爸妈就给她洗脑说将来要挣钱养着弟弟,给弟弟娶媳妇。如果弟弟娶不上媳妇,就把她卖了拿钱当彩礼。
这个朋友一想到将来的生活就觉得害怕,所以拼命读书。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拿到通知书的当天,她就开始发愁,学费怎么办。她回家哭着求爸妈,她爸妈说没有钱供她上大学,让她彻底死了这条心。她不甘心,写下承诺书,学费将来会十倍还给爸妈。于是爸妈借了钱给她交了学费。
上了大学后,她就只能拼命学习,拿奖学金和助学金。室友出去聚餐她就找理由不去,社团活动她也不敢参加,她知道有社交就要花钱。
好不容易熬完四年,她终于工作了。从她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她爸妈就让她给家里打钱。有一次,她回家的时候把信用卡落在家里,她爸妈拿到银行透支了一万块钱。银行打来电话让她还钱,她彻底崩溃了。她打电话质问她爸妈,她爸妈还嫌她给家里寄钱少。说谁谁家的女儿,嫁了个有钱的人家,给自己家里盖了新房子,买了新汽车。她爸妈也让她给弟弟买新房子,买汽车。
后来很长时间我跟她没有了不联系,在她结婚的那天,我去参加婚礼,她告诉我,她把所有彩礼都给了爸妈,爸妈一分钱嫁妆也没给她。我问她心里委屈吗?她说这么多年早就麻木了。这次的彩礼钱就当是一次性买断关系了,以后再也不会接济原生家庭了。我问她弟弟怎么样了,她说她弟弟借了高利贷吃喝嫖赌,现在还不上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再后来,我结婚的时候,她来参加我的婚礼,我又问起她的近况。她说她弟弟因为酒喝的太多,身体不行了,有一天没醒过来,人没了。她爸爸心情抑郁,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因为心肌梗塞去世了。现在家里只有她妈妈一个人了,她和姐姐照顾着妈妈。她自己因为常年的精神压力,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所以啊,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是毁灭性的。
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和上学资金,那就不要多生孩子了。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越来越艰难,既然自己都挣不来钱,就不要让孩子吃苦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