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表亲伙同另外2人在自己家中吸毒,但本人在外工作对此完全不知情,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3关键词:工作

表亲伙同另外2人在自己家中吸毒,但本人在外工作对此完全不知情,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点赞1、涟源市 网友:曲奇多

谢谢邀请!

问:表亲伙同另外两个人在提主家中吸毒,提主本人因在外地工作对此情况完全不知情,问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答:这个情况并非是提主个人说没有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就算了的,因此案从头到尾都是发生在提主家的,为了证明这件事确实与自己无关,根据《刑法》三百五十四条的精神,必须要经过在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审理工作后一切情况证明确如提主所述“因本人在外地工作,对表亲等三人在自己家中吸毒的事情从头到尾都毫不知情”,那么提主与此案没有一点关系,更谈不上提主涉嫌犯有故意容留他人在家“吸毒罪”的问题;如提主本人确实不在家在外地工作,但表亲等三人在自己家中吸毒的事,或是表亲在通话时有所暗示或是周围邻里在与自己通话时有所提及;又或是表亲等三人在提主家吸毒后遗留有吸毒作案工具等情况,提主通过别人提及或是家人谈及到此事而没有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表亲等人在自己家的违法犯罪事情,则有可能涉嫌“故意隐瞒不报包庇罪”的问题。

总之,但愿提主确实是人在外地工作,对表亲等三人在自己家里吸毒犯罪的事情毫不知情是真的……

点赞2、江油市 网友:唾弃我

先看看法律规定。

《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必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主观上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违法犯罪的事实。

一般来说,如果真的本人在外工作对此完全不知情,那么本人不构成犯罪。但是公安机关不可能根据当事人不在当地的陈述就认定完全不知情,而要综合各方面的证据进行认定。

法律上有个词语叫做“明知”,只要是明知的,就足以认定本罪。

所谓明知,就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或者应该知道。

具体到本案,以下情节可能被认定为“明知”:

1、当事人知道其中的一人或多人系吸毒人员。

2、亲属告诉过这帮人有若干疑点,例如携带特殊物品,举止异常、留在屋里的物品或残留物根据一般常识就知道是毒品。

3、没有正当理由,给予房主明显超过一般水平的房租或其他好处。

4、其他足以认定当事人明知的事实。

等等。

点赞3、湘潭市 网友:只是故人

照楼主你自己的说法,不构成。问题是你怎么才能让公安机关相信你所说的呢,这才是重点。

点赞4、吴忠市 网友:蛇王蛇

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其是指在分析判断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时,既要考虑行为人客观方面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又要考虑其主观上是否具有实施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

仅有犯罪的主观方面,即只有主观故意,但无任何客观行为,思想犯因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显然不能入罪;或者仅有犯罪的客观方面,但无任何主观故意,因没有犯罪的故意,客观行为不是行为人主观意识的体现,主客观不能相统一,显然亦不能入罪。

回到题目所述内容,本人在外工作,对表弟伙同另外两人在自己家吸毒的事情完全不知情,因不具有提供场所供他人吸食毒品的故意,虽客观上容留了表弟等三人在自己家中吸毒,但这一客观事实是违背本人意识的,完全是在自己不知情的状况下发生的,依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刑法原则,本人因缺乏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依法不能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354条的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同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处罚:(一)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二)二年内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三)二年内曾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受过行政处罚的;(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的;(七)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向他人贩卖毒品后又容留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向其贩卖毒品,符合前款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定罪条件的,以贩卖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

容留近亲属吸食、注射毒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吸毒是一条不归路,发展到最后都是悲剧,结果可能是妻离子散,锒铛入狱,甚至终结生命,所以,千万不要贪图一时享乐,而去尝试毒品。

而容留他人吸毒更是于法不容,害人不浅。因为吸毒违法,故吸毒者不可能在公共场合下公开吸毒,这些瘾君子必然会去寻找一些安全的场所吸毒,为了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控制毒品蔓延,我国《刑法》设置了容留他人吸毒罪。

毒品是全人类的公敌,必须严厉打击,作为守法公民绝对不能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如发现他人吸食毒品,一定要及时报警,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点赞5、安康市 网友:思及我

自己吸毒并不构成犯罪,容留他人吸毒,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题主所述的事情,如果完全属实,则题主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但题主的表亲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题主所述的事情,正好有一个类似的“旧闻”案例,我们拿出来分享一下:

2014年8月14日,经群众举报,北京警方在东城区将艺人房祖名、柯震东等涉毒人员查获,现场在房祖名住所缴获毒品大麻100余克,房祖名、柯震东对吸食大麻供认不讳。

房祖名涉嫌容留吸毒,属于刑事责任,柯震东吸毒不涉嫌刑事责任,被行政处罚,拘留14天。

2015年1月9日上午9时30分就《房祖名涉毒案》进行一审宣判,认为房祖名的行为已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但他自动投案,在到案后能如实供述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实,属于自首,因此从轻予以处罚,判处房祖名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2000元。

房祖名是谁?我国禁毒大使---成龙的儿子,没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成龙。吸毒的地点在哪里?成龙位于北京的豪宅之中,成龙在儿子吸毒事件中,并没有承担刑事责任。他只是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和一名父亲,最后出来给广大人民道个歉。

点赞6、绥化市 网友:占美妹妹

先说结论,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本案中,房屋系楼主所有,从客观上来看,楼主确实存在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的行为,那么就楼主就一定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吗?其实则不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必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即主观上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违法犯罪的事实。

拒楼主供述,表亲伙同另外2人在自己家中吸毒,毫无疑问客观上确实有违法犯罪的事实,但主观上,楼主并不知情,并没有犯罪的故意,因此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即使客观上确实有违法犯罪事实,由于主观上并无犯罪故意,也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但是如果楼主在知道表弟在自己家中吸毒后,仍然不加以制止,则有可能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欢迎关注@以案普法,为您普及法律知识,让您的人生有法可依!

点赞7、淄博市 网友:洛冥炫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首先要明白,容留他人吸毒,这里的容留是指实施了容留的行为,而不管这种行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所以,即使是吸毒者前来要求而被动的容留行为也会构成犯罪。其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2.两年内3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3.两年内曾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受过行政处罚的;
4.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5.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6.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具有上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如果他吸毒你看到了未有效制止或者明知他要来吸毒躲进屋不管就涉嫌容留他人吸毒了,现在情况是你在外地,表亲伙同另外2人在你家吸毒,不知道他们吸了多久,中间你回来过没有,发现过没有,如果没有,你只要能证明你一直不在家,那就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点赞8、三明市 网友:清幽兰

不构成。该做必须明知他人吸毒而雨衣容留吸毒,因此不明知被排除在刑事犯罪之外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