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不那么聪明了?
我很小的时候,我老妈就说我反应慢,不聪明。从那时起我就意识到自己不聪明。从那时在我看来,聪不聪明就是别人的事情,跟我没什么关系。因此从我4岁起,我就开始学着认字,例如招牌上的字,报纸上的字,我都会去问别人,然后努力的记下这些字该怎么读,该怎么写。开始时,一天大概只能学会一个字。后来,一天能学会两至三个字,越往后,我的记性就越好。到我5岁时,我大概就能看报纸和家里的一些藏书了。虽然对一段文字的意思可能不明白,但是字大体上都认识。
我识字的能力让老妈吓了一跳,但是她又发现我不会汉语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只能去问别人。于是老妈只好利用她是小学老师的便利,将我塞进了小学。可能是我从小为了识字,培养出了死记硬背的能力。我比其他同学的记性要好太多,没花多少精力,就能把课本全部背下来,而且不太容易忘记!因此学习成绩还不错,学习起来还感到非常轻松。因此我精力严重过剩,不但有时间去看更多的书,还有时间去学习做厨师丶鉴别服装、了解各种市井八卦……,而且我还不太容易忘记。久而久之,就知道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成年以后,很多人都夸我聪明。其实我知道我并不聪明,只是相对于一般人来说,知道的事情稍多一点而已。我估计这一切都源于我小时候对学字的渴望,从而间接培养起来,略好于一般人的记忆力。
如今很多家长忧心孩子的学业,个人认为如果从一两岁就教孩子认字读书,强化对孩子记忆力的培养,可能会让孩子将来上学时,学业压力小一些。
上初中开始至今
我本来就不聪明,我要聪明,早就上大学了。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
小学的时候随便考都是满分,初中的时候随便学也是年级前十,甚至掉出前十的时候老师还找我谈话,说的是你这么聪明,只要肯努力就能如何如何。
这样的话听过无数遍,于是我以为,我和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我比他们都要聪明。
或许是或许不是,但我比其他人都更加懒惰,因为大人的这些话而比其他人更加自负,这却是毋庸置疑的。
高中的时候我彻底放弃了学习,后来有老师建议我去读专科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高三那一年,我终于开始努力。
若是漫画或者电影小说,若我是主角,那么这一年我的努力终将会结出一个璀璨的果实,我会证明自己确实比其他人更优秀。
然而实际上,我最终只能上一所十分普通的本科,哪怕专业确实不错。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自己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和身边所有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我开始脚踏实地的走上属于我的人生道路后,依旧还会想起曾经自负的梦,但同时我也认清了自己,明白了该如何去做,而不是“想”如何去做。
我现在依然是他人口中“别家的孩子”,同时也是平庸之人中的一个,偶尔也会遗憾曾经没有珍惜时间抓紧机会,但并不需要后悔,因为未来仍在眼前。
光芒万丈或许是所有人都期待着的,但平庸也没什么不好,谁说平庸的人活的就不精彩呢?
谢谢邀请!
我的父亲是江苏的,然而母亲是四川的。从小就听人说:距离越远的夫妻,生的后代都是很聪敏的。曾经,我一直把这句话放在心中。直到后来,从妈妈口中听说了被人家的孩子之后,我就慢慢发现,我就不那么聪明了。
考试我只能考第三,被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第一;小胜初也就是个市重点,被人家的孩子都是市一中;我爱打游戏,不爱做家务,喜欢听歌喜欢体育,就是不喜欢学习,被人家的孩子有做家务,有独立,还爱学习;高中我10点睡觉,6点起床,被人家的孩子都是12点睡觉5点起床;我就考了个211,别人家的孩子都是985;我在大学学的都是上分,吃鸡,带妹,被人家的孩子都是雅思托福各种考证;我还在为了学分发愁,被人家的孩子都是在想出国选择哪一个学校;现在快毕业了,在想着混工作度日,被人家的孩子都是硕士博士博士后。
是的,就从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诞生开始,我就觉得我不那么聪明了。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你额?
玩手机的时候。
当你意识到自己不聪明其实就是聪明开始了。
我自己是看到有人可以
1同时看两部电脑,同时放着新闻
2还边听着歌
3然后手上拿着书学习
他们把所有信息都吸收了,而且是每一天。
做数学题的时候,只会解第一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