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很多病人去医院检查时会发现肌酐升高,其具体临床意义是什么?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7关键词:意义,医院,病人

很多病人去医院检查时会发现肌酐升高,其具体临床意义是什么?

点赞1、永州市 网友:帝血煞天

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师。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为患者解决各种肾脏病问题。说到“肌酐”这个化验项目,临床上一共有两种,即血肌酐和尿肌酐,尿肌酐很多都会合并在“24小时尿生化”这个套餐里面,一般也是在肾功能有问题后再进一步查尿肌酐。所以常规来讲,我们所指的肌酐升高主要是以“血肌酐”为主。那一个病人如果出现肌酐升高有什么临床意义呢?今天我就从一名肾内科医师的角度来谈谈我的见解。

肌酐是什么?

●肌酐是包含在肾功能检查的套餐里面的,而肾功能是临床上最为常规的化验项目了。像各个内科门诊、急诊以及住院部基本都会常规检查这个项目。当出现肌酐升高时往往就会叫我们肾内科进行会诊。因为简单点理解肌酐升高(病理性的情况下)则意味着肾功能受损,当病人出现肾功能受损时是要务必小心的,不少经肾脏代谢的药物都要减量或者慎用。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肌酐它是我们人体肌酸代谢的产物,大家通俗点理解成肌肉的代谢废物也可。我们一般把肌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种,内源性肌酐前面我也谈到,它来自于我们肌肉的新城代谢,而外源性肌酐则来源于我们平时食用的荤类食物。

●从分子大小来看,肌酐它属于小分子毒素,所以可以被肾小球所滤过。所以说在健康状态下我们人体每天生成的肌酐总量和代谢总量相对来讲是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但由于检验科化验试剂或检测方法的不同,所以各个医院查出来的肌酐值、参考范围也稍有浮动,像我院肌酐的标准范围就是44-133umol/l。

肌酐升高意味着什么?

●上面我也谈到,在健康状态下(即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肌酐是不会升高的,即使有的人只有一个肾脏,也完全能够代偿。所以当一个人出现肌酐升高时我们预估肾功能损伤其实已经比较大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人肌酐会升高呢?

●其实前面我也和大家讲到过,肌酐它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排泄出体外。现在病人肌酐升高了,即说明有什么原发性疾病损害到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样的话经过肾脏代谢且排出体外的“肌酐”减少了,而人每天又在不断的生成肌酐,故肌酐自然而然升高。

●其实在我的观念中肌酐升高无非是一组数据的变化,我们医生要做的就是找出引起肌酐升高的原发病,然后针对性治疗,肌酐才有可能下降或者恢复正常。但是在这里我有必要提示一点,引起肌酐升高的原发病有可能是急性肾功能衰竭,也有可能慢性肾功能衰竭。

●这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区别点主要在于“肾功能异常是否大于3个月以上”,如果小于3个月则划分为急性肾衰竭,如果大于3个月则划分为慢性肾衰竭。注意了,急性肾衰竭只要治疗及时,肌酐是可以下降甚至恢复正常的。而慢性肾功能衰竭肌酐很难下降,而且还会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上升(如果是慢性的,肌酐上下浮动的数值在50umol/l以下是没有参考意义的)。

肌酐升高该怎么办?

●这里我还是要说一句话,那就是术业有专攻。大家别看医院科室那么多,其实各个科室都有各个科室的侧重点。所以如果你有肌酐升高最好是去肾内专科门诊就诊。因为在临床上我们确实碰到过有的病人肌酐100多(异常结果)但是其他科室医生并不当回事,有时候也不会叫我们会诊。

●情况①:如果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肌酐升高。它有个特点,那就是肌酐升高的会比较快,可能短短几天肌酐数值就从一两百上升到八九百甚至一千以上。但是如果找出了原因及时治疗了那肌酐下降的也快,像比较常见的疾病/原因如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综合征出血热、脓毒血症、或服用过特殊的药物、食物、毒物诱发肾损伤。在治疗上其实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因为需要看病人具体是哪种类型引起的,如间质性肾炎我们可能需要应用激素治疗,在这我就不再一一赘述。

●情况②

如果是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肌酐升高,不论你是哪种病因引起(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相关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最终的结局是肾小球坏了它就不可再生了,故肾小球滤过率将会进行性下降,肌酐进行性上升。

随着你慢性肾脏病病程的延长(有的可能几年,有的十几年,时间长短根据每个人病情的不同呈个体化的特点),当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10以下,就进入尿毒症期,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医生总是强调有病要及时看、不要拖就是这个道理。一旦耽误了就会变成终生遗憾,那时候你就是捶胸顿足悔不当初也别无他法。

综合总结

以上就是肌酐升高具体的临床意义,根据每个人具体病情的不一样往下还可细分出很多内容。由于题主也未详细的介绍病人的基本情况,肌酐升高时间,治疗情况等。所以只能分析到这一步。本文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个人经验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点赞2、吐鲁番市 网友:三秒先生

肌酐,属于肾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其临床意义当然就与肾功能有关,但肌酐升高不一定代表有肾病,有肾病更不代表肌酐就一定会立马升高。

首先,说很多病人去医院检查时会发现肌酐升高,这一结果是值得怀疑!

因为肌酐是肌酸代谢的终极产物,而肌酸是我们体内的一种含氮有机酸,能够辅助为肌肉和神经细胞提供能量,如肌酸不足,容易让我们感到疲劳,而如肌酸充足,可以有效提高我们运动的肌力、速度和耐力,增肌粉中的“肌”由此而生!

增肌粉的出现,也进一步告诉我们,我们体内的肌酸一部分来源于食物等外界摄入,而另一部分才是体内生成。所以,我们平时在想做肌酐项目抽血检查时候,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才能保证结果准确:一是空腹;二是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这两者都容易造成我们肌酐检查结果偏高!

而如果你是进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测定,那么对检查前的要求更高:检查者必须进行于肌酐饮食3天,并限制蛋白摄入量,避免剧烈运动,使得血中内生肌酐浓度达到稳定后测定!

所以,肌酐升高要有临床,得保证你检查的结果是准确的。

其次,要真正懂得血清肌酐的正常范围值。

成年男性62-115μmoI/L;成年女性53-97μmol/L;小儿24.9-69.7μmol/L。注意:临床上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碱性苦味酸法、肌酐酶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其正常结果有一定范围内差异,并不奇怪。因此,高出正常范围值的一点并不能说肌酐升高异常,几乎没有任何临床意义。

最后,肌酐真的出现异常升高,注意:其临床意义除了有病理性的,还有生理性的。

生理性的升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妊娠期的女性;
  2. 剧烈肌肉运动后,都会出现的一过性升高;
  3. 肉吃多了也会出现升高。


而肌酐病理性升高,往往反映的是我们肾脏肾小球滤过率减退的后期指标,但不是说只要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出现功能减退了,即肾功能出现有异常了,那么肌酐值就一定会异常。在临床上,我见过大多数肾功能有异常的,只要肾功能滤过功能减退没有超过50%的时候,其肌酐都可以说正常的,而一到超过三分之一,肌酐往往会出现明显升高,而这时候实际上已经出现比较严重肾功能损伤了!

因此,不能以单独测量肌酐来评价我们的肾功能,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必须结合其他检验指标!

点赞3、枣庄市 网友:幻灭〓

肾脏有巨大的代偿功能,肌苷升高是双侧肾脏损害进入失代償阶段。因为化驗单上出现肌酐值轻度高于标准范围最高值,一问医生知道肌酐是代表肾功能的,肾脏不好不是要命了吗,于是四处就医且不说各种各样的过度杆查,带来的心理负担可以压垮人。

肌酐是作为肾功能监察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来源有两个主要方面:运动、肌肉活动时产生肌酸代谢后为肌苷,如果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到失代偿的程度,(因为人有两个肾赃,肾脏本身的代偿功能很强)血中肌酐不能从肾小球滤过,不能从小便中排出,那么血液中的肌酐值就升高了。

其次如果大量食入肉类,产生的肌酐会增多,正因为肾脏有巨大的代偿功能,所以血中增多的肌酐仍能从肾上球滤过后经肾小管排泄,血中肌酐不会升高,除非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下降了。

几十年来血清肌苷正常值一直是小于140,近十年来突然全国普遍将血清肌苷正常值下调了,而且每个城市、不同的医院都自行决定血肌苷的最高值从80几到110以下都不同。原因是希望大家重视可能引起靶器官一肾脏损害的,因为可以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因素太多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这些病都可能引起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本身引起肾小球、肾小管病变。急、慢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急性肌损、溶血性贫血等都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一旦进入失代偿阶段肌肝就高了。重视保护肾脏是十分重要的,但过分降低肌苷正常值也须防止不能见光的另一面,题外的话我这儿就不好多讲了。这些指南都是欧美的专家们提出的泊来品,参加各种药厂赞助的国际会议后,专家们凑在一起搞出了一份类似指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人照搬还花样百出。无论是否需通过肝酶代谢的药物绝大多数均経肾脏排泄的,肾功能已经衰退了唯一的方法只能减少肾脏的负担,无论中药、西药、食物弊大于利的一概不吃。

肌酐最高值小于140应用至少50年以上了,长期应用这个标准并没有带来终末期肾病的增加,难道唯有降低标准才能引起对保护肾脏损害的重视吗?其实在肾脏损害代偿期肌苷还在正常范围内,而尿白旦白或24小时尿旦白定量是最敏感的指标。终末期肾病导致的死亡在我国疾病譜中的死亡率能排到第几位?况且要控制上述可以损害肾脏的各种疾病要达标,所需要用的药物肯定多了,大部分药物是通过肾小球滤过后排泄的,因为都是慢性疾病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是每个医生都知道不喻的事实,再加上药物的负担最后生存率增长了还是下降了?为了保护可能影响肾功能的各种疾病,势必用药增加,从长期来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况且许多老年人的肌酐从180-200多演变到需要长期做血透的终末期肾病者的为数甚少,这也是不爭的事实。

此外不少老年人因为长期卧床不动,即使肾功能严重失代偿(失代偿不等于非做血透)血肌酐也不高,因为人不能下床活动肌肉不会产生乳酸,再加上老人本身肉类食入较少,所以我们对老年人肾功能恶化更重视的不仅是血肌苷指标,而是血清尿素氮BUN指标,它更能反映长期卧床治疗老人的肾功能变化。肝脏将氨基酸代谢生成的有毒的氨,水解为无毒的UN(尿氮)是其解毒功能之一,血清尿素氮(BUN)由肾小球过滤排出。

总结一句:如果血清指标中的肌酐值轻度高于化验单上的范圍,不要紧张,素食三天后再复查,如仍高于140你可能应该注意了,很可能曾有过各种病因引起的肾炎后慢性肾损害、各种中、西药引起的药物性肾损害,如果你有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你应该控制好这些疾病。另外每半至一年随访一下血肌苷和血尿氮。今后必须避免应用各种可能引起对肾脏损害的药物,必须了解有无肾毒性(西药还写,麻烦的是好多中药说明书上根本没有关于药物毒理学,加上人工种植??)。总之控制各种可以损害肾脏的原发病以外应该加强保护肾脏的意识是最有效的措施。

2018.3.6.

点赞4、兴化市 网友:柚稚心

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减退。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一、血肌酐的代谢

1、肌酐的产生:肌酐是肌肉的代谢废物。内源性肌酐来自于自身肌肉的新陈代谢,每20g肌肉可代谢产生1mg的肌酐;而外源性肌酐来自于肉类食物在体内的代谢。一般来说,人体自身肌肉的代谢是稳定的,如果饮食习惯变化不大,肉类食物的摄入量也稳定,那血肌酐的生成是比较恒定的。

2、肌酐的排泄:肾脏是肌酐排泄的主要器官,肌酐由肾小球滤过后经肾小管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上不回吸收,也不再分泌,所以决定肌酐排泄的是肾小球的功能而不是肾小管的功能。

血肌酐的正常值为:男54~106μmoI/L,女44~97μmol/L,不同的检验机器有不同的标准值,是否正常请参考化验单给出的标准值提示。

由于血肌酐每天产生的量是相对恒定的,排泄途径也是相对单一的。如果肾功能正常,即使血肌酐产生增多,肾小球会通过增加排泄来保持血肌酐水平的稳定。也就是说,血肌酐水平能基本反映肾小球的滤过能力,也就是肾功能。临床上用血肌酐值来评价肾功能,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减退,或者说肾功能衰竭。

二、血肌酐是急性升高还是慢性升高

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衰竭。发现血肌酐升高,首先明确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

1、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周内)急剧减退,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迅速升高并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血肌酐每日升高44.2μmol/L(0.5mg/dl)以上,连续数日可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2、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共同结果。

一般血肌酐持续缓慢超过130μmol/L(1.5mg/dl)时,即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3、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

首次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有时很难判断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是慢性发生的肾功能衰竭。一般来说,慢性肾功能衰竭往往有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史,同时合并有贫血,肾脏缩小,肾皮质变薄等,肾功能显像有助于鉴别诊断。

临床更常见的情况则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基础上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原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血肌酐已经升高,因为感染、劳累、血压突然升高,用药不当等原因,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血肌酐在原基础上突然升高。

三、血肌酐升高的原因

许多原因导致血肌酐升高,有肾脏的原因,也有肾外的原因。以肾脏为基准,血肌酐升高的原因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原因。

(一)、肾前性

各种原因导致流经肾脏的血液减少,肾脏的血液灌注不足,血液中的血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不能有效的经过肾脏滤过而引起血肌酐升高。常见的原因有:

1、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急、慢性失血、休克导致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

严重呕吐、腹泻、烧伤、大量利尿剂等导致体液丢失,循环血容量不足;

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循环中的液体大量渗透到血管外,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2、各种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

心搏能力下降,血液不能有效的流经肾脏滤过。

3、肾血管病变:

急性病变包括脓毒症、解热止痛药、肝肾综合征等导致肾血管急性收缩,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慢性病变包括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肾动脉狭窄,肾血流量减少。

4、肾脏局部血供急剧减少: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降压药)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沙坦类降压药)等,导致肾小球血液灌注不足。一般发生于同时合并有肾动脉狭窄或者肾脏整体血液灌注不足的情况下。

(二)、肾性

由肾脏疾病导致的血肌酐升高。人体两个肾脏大约有200多万个肾小球,少量的肾小球硬化坏死不会影响肾功能。当各种原因的肾脏病迁延不愈,导致大约一半左右的肾小球硬化坏死时,血肌酐出现升高。

1、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脏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肾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2、肾小管疾病:

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慢性肾小管坏死,包括:

失血性休克、心搏骤停等严重的肾缺血导致急性肾小管缺血性坏死;

氨基糖苷类抗菌素、造影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药物导致的中毒性急、慢性肾小管坏死;

长时间毒打、地震挤压、运动过量导致的严重肌肉损伤,大量的肌红蛋白堵塞性肾小管坏死;

小龙虾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溶血、疟疾等红细胞破坏形成的大量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

大量蛋白尿堵塞肾小管等。

3、肾间质性疾病:

解热镇痛药、抗菌素、许多中药等导致的急、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4、严重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三)、肾后性

肾脏的血液供应正常,滤过功能正常,但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无法排出体外,反射性引起梗阻性肾病,肾脏的滤过能力下降,导致血肌酐升高。常见尿路梗阻的原因:输尿管结石、输尿管和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尿道血块、腹部肿瘤压迫输尿管、腹膜后纤维化压迫输尿管等。

四、总结:

血肌酐升高有单一的因素,但临床上常见的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用药不当,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使用ACEI或者ARB,慢性肾脏病患者同时合并有慢性心力衰竭等。

一般来说,单纯急性血肌酐升高(急性肾衰),当急性因素消除后,比如肾脏血液灌注不足的患者血液供应重新恢复后,血肌酐往往能恢复正常。而慢性肾功能衰竭基础上的急性血肌酐升高,当急性因素消除后,血肌酐往往也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但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肌酐明显升高一般上不可逆转的,积极治疗控制的目的是避免肾功能进一步加重、血肌酐进一步升高。

点赞5、长沙市 网友:風繼續吹

血肌酐水平升高,多代表着肾功能减退,但是其指标也受着一些药物和生理的变化,比如老年人和肌肉消瘦者,肌酐可能偏低,西米替丁也抑制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

肌酐是尿酸的代谢产物,在成人体内,肌酐约为一百克,其中98%存在于肌肉中,每天约更新2%。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如果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之下,血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为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

如下,讲述常见肌酐升高的临床意义。

1.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可能会出现肌酐水平升高。

2.判断肾前性或肾实质性少尿。说白了,也是判断是否真正存在肾功能减退,比如说,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时候,导致有效的循环血量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也会出现肌酐水平升高,但实际上可能肾脏并没有明显的功能衰竭。

3.生理变化。如上所述,一些老年人或者肌肉,消瘦者,肌酐水平可能会略低。

4.药物。一些临床应用的药物,如西米替丁,可能会抑制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导致肌酐水平升高。

总而言之,肌酐水平升高不见得都是肾脏本身的疾病,需要根据个体的状况而定。

点赞6、邵阳市 网友:尾戒◎

很多人发现肌酐升高?能不能稳一点负责任的问题?哪来那么多肌酐升高的人啊?!

肌酐就是肾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通常来说,临床上直接检测的就是血肌酐的水平,但是血肌酐虽然能反应肾功能的情况,却不是直接反应。

一般来说,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重、血肌酐水平等因素来计算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水平,专业的肾内科医师有自己的计算方式。非肾内科专业医师,则一般通过相关的软件进行计算,得出一个比较精确的肌酐清除率,肌酐清除率才是衡量肾功能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当肌酐清除率在80以下时,一般就意味着肾功能出现了损害;如果在50-80之间,则意味着肾功能轻度损害;在30-50之间时,为中度损害;在20-30之间时为重度损害。

如果肌酐清除率低于20,则意味着已经变成了肾功能不全;当肌酐清除率在10-20之间时,是早期肾功能损害;而如果情感清除率一路下降到不到5时,一般就代表着进入了尿毒症期。

点赞7、崇左市 网友:千夜薰。

肌酐一方面主要来源于人体肌肉代谢(人体肌肉代谢产生肌酸,肌酸进一步被肝脏合成分解,最后再肾脏滤过产生肌酐);另外一方面来来源于人们平时所吃的肉类(人们吃进去的肉类经过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后进入血液,先经过肝脏的合成分解,最后经过肾脏的滤过而产生肌酐)。

由此可以看出肌酐是由于肾脏对血液的滤过而产生的,因此血液里面肌酐的值反映的是肾脏肾单位肾小球的滤过能力!大体上说如果肾脏肾单位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情况下,所测的血液的肌酐值就处在正常的范围内(检测技术或者机器有问题除外);如果肾脏肾单位的肾小球滤过功能不正常(一般指肾小球滤过功能偏低)的情况下(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球损害、肾小球坏死、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所测得所测的血液的肌酐值就比较高!反映了肾小球由于某种病因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或者坏死,导致肾脏肾单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下降!

但是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血液肌酐值处于正常范围(尤其是血液肌酐值处于正常范围内的边缘),并不能说明肾脏肾单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就正常,因为肾脏里里面的肾单位很多(多达几百万),肾单位里面的肾小球就更多(多达几千万),加上人体有两个肾(即使一个肾坏死,另外一个肾功能只要正常,它照样能够替代另外一个肾负担起整个人体肾脏的滤过和吸收工作),所以肾脏肾单位肾小球的代偿能力是十分强大的,所以即使有少部分肾单位被损害或者坏死,其他肾单位肾小球就会立马接替它的工作,使肾单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照常进行。只有在大部分肾单位肾小球受到损害或者坏死时(其他肾单位肾小球代偿不过来),血液里面的肌酐才会升高,所查的血液肌酐值才会偏高。所以所化验的血液肌酐值处于正常范围(尤其处于正常范围的边缘),只能说明大部分肾单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正常的!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点赞8、龙岩市 网友:不落皇都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血肌酐的来源及排泄途径,肌酐的来源可归纳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内源性肌酐是机体肌肉组织中肌酸的代谢产物,外源性肌酐主要是是由饮食中的动物骨骼肌代谢而来。血液中的肌酐多以游离形式存在,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通过肾脏经尿排出,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其中3/5的尿肌酐通过肾小管排泄分泌而来,此外还有少部分血肌酐通过肠粘膜经粪便排出体外。那么血清肌酐升高到底有哪些临床意义呢?

生理性增高:摄入大量肉食和蛋白质,但这种增高的幅度一般较小,约为40umol/L左右,摄入2至4小时之内达到高峰,约12小时后恢复正常;剧烈性活动后,肌肉大量分解发生血肌酐一过性增高。

病理性增高:主要反应肾脏功能,是用来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指标,肾小球功能严重受损可见大幅度血肌酐增高,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等疾病后期。在疾病早期或者肾小球功能轻度受损,因其肾脏强大的代偿功能和肠粘膜的排泄,肌酐一般正常或轻度增高。此外还有一些肾外因素,如肌肉受损、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临床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询问原发疾病以区别生理性升高还是病理性升高,同时也不能以一次性的增高来判定,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本期答主:张欣欣,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