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吃酱油的人,会不会比经常吃酱油的人要健康呢?
感谢邀请。有一种“油”总是会被大家质疑,吃得多了怕致癌,一点不“用”又嫌弃菜肴没有味道,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酱油”。这样一种生活中的基本调味品,吃了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从来不吃酱油的人,是否一定比常吃酱油的人要健康?一文帮您读懂酱油,还原您的健康生活。
酱油,没有传言中那样可怕:
从酱油的原料和生产工艺来看,酱油本身是一种由淀粉和蛋白质原料共同发酵而成的“基础调味品”,无论是小麦还是大豆,再或是豆粕和麸皮,这些原料都是天然且健康的物质,将其用于菜品的烹调过程中可以增添食材的香气和滋味,是一种“对生活有帮助的物质”。
经常“适量”吃酱油,并不会致癌:
一旦有某种物质的“致癌言论”出现,总会让各位惊慌失措。“吃酱油会致癌”的言论早已经成为一种平常言论,然而这只是一则“谣言”。
有人说酱油中存在焦糖色素,而这种物质当中含有“4—甲基咪唑”,而致癌的说法也正是从这种物质而来。
请您明确,“焦糖色素”是一种合法合规的食品添加剂,国标中允许这种物质添加到酱油当中,对于“4—甲基咪唑”,国标也对其有严格的限量规定(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不得超过200毫克/千克),在多次实验中也并未测出某款酱油存在“超标”的问题。
所以,酱油和“致癌”之间的关系并不属实,靠谱看待才是根本。
从来不吃酱油的人,必然比吃酱油的人要健康?
这是一则“没有任何根据的命题”。和不吃酱油的人相比,吃酱油的人可能会摄入“更多的食盐(钠离子)”,这样一来可能会增加身体患高血压、缺钙等一些问题的风险,但这并不是“必然发生现象”。
在烹制菜肴的过程中适当加入酱油,无疑可以美化食材的味道,可以更大程度满足我们味觉的“需求”,相对而言是件好事。
所以,酱油可以吃,但要“健康吃”:
- 选购酱油的时候,建议大家选择“酿造酱油”,原材料更天然,营养相对更加丰富,安全性更高。另外,选择酱油的时候应该关注“氨基酸态氮”,每100毫升酱油当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确认酱油的配制原料,小麦或大豆会更安全。
- 酱油,吃可以,但要少吃,减少食盐的摄入量,让我们的身体趋于健康。
- 酱油,即将起锅的时候加入更靠谱,帮助自己减少酱油的添加量,从另一个角度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保护血管。
酱油不可怕,吃与不吃同样安全;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酱油,用理性的“手法”使用酱油,用科学的“吃法”品鉴酱油,收获安全和健康。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酱油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危害,而且酿造酱油的原料是大豆食物,营养丰富,特别是还含身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可能对人体还是有益的。如果真的要挑酱油的毛病,有两点,一是我们所食用的可能不是酿造酱油,而是勾兑酱油,二是酱油中的食盐含量可能较高,如果总是在菜肴中添加加多的酱油,我们可能会摄入过多食盐(氯化钠主要成分),酱油中一般会有不少添加成分,如砂糖、甜味剂、谷氨酸钠等等,不过最突出的是食盐,导致钠离子摄入过量。钠离子摄入过量可引起血容量增加、细胞外渗透压升高,诱发高血压症,还有不少研究证明,高盐饮食可能增加诱发肥胖、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胃癌的几率。
配置酱油(勾兑)也并不是吃了对人体不利,它一般是用水加上味精,加上合成色素勾兑成的,不过其实它们用的一般都是合格的添加剂;部分配置焦油也可能是动物骨粉、血块等为原料做成的,不会对人体有什么威胁,只是在营养成分上会欠缺一些。酿造酱油需要的酿造时间成本较高,要经过好几个月的酿造才能制成,所以现在的勾兑酱油也有不少。酿造酱油的原料是大豆或脱脂大豆的豆饼等做成,它们含有大豆原有的有益物质,如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包括蛋白质,而且味道可能会更鲜美一些。如果想要追求酿造酱油的朋友可以看看酱油的标签上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越高,酱油的品质就越高,也越美味,一般会有四个等级,特技、一级二级和三级,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别是≥0.8%、0.7、0.55、0.4/100ml。
不过无论是勾兑酱油或酿造酱油,它们都可能会添加到如上文提到的砂糖、食盐、甜味剂等成分,还有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如苯甲酸、山梨酸钾、呈味核苷酸二钠等钠盐,这些属于酸性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能让酱油保存更长时间。若是制造时对这些添加成分把控不严格,大量超标,可能还真的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如摄入苯甲酸过多可能会造成中毒,如出现腹泻腹痛,心率过速等。所以如果不是非常在意价格,大家选择酱油的时候可以多注意选择特级酱油,酿造酱油。
当然,完全不吃酱油的人也不一定就比吃酱油的人更健康,酱油只是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一,还有更多对健康有影响的因素,例如高脂饮食,高糖饮食,久坐久躺,酗酒吸烟等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酱油再怎么说能够为食物增鲜,而且是最常用的一种提鲜调料,适当添加酱油有助提高食欲,其实还是对我们利大于弊的。
“吃酱油的人与不吃酱油的人究竟谁更健康”这个问题根本不具有讨论价值,因为:健康与吃酱油没太大关系!而酱油是我国传统调味品,且为发酵制品,只要食用者本身没有特殊疾病且食用不过量,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
但题主的疑问很多,玮玮还是从酱油的分类说起,逐条作答:
酱油都是勾兑的?
![]()
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就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是传统的生产方法,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而配制酱油则要么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是在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调制而来,要么是在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其他成分调制而成的。
所以综合来说,酿造酱油成分更好、营养价值更高、添加剂成分更单纯,但同时因为酿造周期长因此价格更贵,所以我们在购买时只要注意外包装上是否有“酿造酱油”几个字就可以了!
而配制酱油虽然含有不少食品添加剂,但都是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其添加量也不会超标,只要在正规场合购买,并不会存在有害成分超标的问题,所以题主不必担心勾兑问题,毕竟现代食品工业很发达,能够简化食品加工程序、降低加工成本,所以,存在即有其合理性、必要性,担心的话不买它或尽量少在外就餐即可!
酱油中的各种成分可怕吗?
![]()
酱油品种多样,其成分也很多,会添加糖、谷氨酸钠(味精)、盐、色素等成分。其中糖、盐、谷氨酸钠是酱油中的常见成分,具有提鲜、去腥、增加咸味的作用,毕竟酱油的鲜味除了提鲜物质(糖、味精)之外还需要咸味来提升,所以用酱油调味后,食物已经获得一定盐分,调味时应该少加盐,否则钠就过量了,对血压的威胁也会随之扩大。
酱油中的颜色主要来源于美拉德反应,其原理与烤面包一样:面团中的蛋白质遇高温发生与碳水化合物繁盛褐变反应,产生焦糖色,而酱油中含有的大豆蛋白也会发生此类反应、生成焦糖色。此外,一些深色酱油中也会添加色素,毕竟酱油除了提鲜,有时还用于上色,如老抽就是制作红烧肉等需要上色菜肴中常用的调味品。酱油中的色素一般是焦糖色素,与可乐中的色素一样,只要添加不过量对人体也是没害处的,都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色素。
而酱油开封后会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为了不增加含盐量(加盐可以延长保质期)同时延长保存时间是会加入一些防腐剂,但这也是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安全量,如果对一切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都恐慌的话,市场上大多数食品都不能吃了!
而说到酱油中植物雌激素就更无需担忧了,本身酱油中绝大多数是水分,而即使是酿造酱油中其大豆含量也非常有限,植物雌激素含量就更是少之又少,况且我们每天又能吃多少酱油呢?此外,植物雌激素根本不会增加人体雌激素水平,它的活性只有人体雌激素的千分之一,而且人体雌激素水平高时,它反而具有降低人体雌激素水平的作用,所以将胸部肿块归咎于酱油简直是无从谈起!(乳腺疾病分很多种,且与饮食、生活习惯、遗传基因、心理状态等多种原因有关!)
如何选酱油?
![]()
如前文所说,担心食品添加剂问题的话,我们可以选择酿造酱油,而配料表中有“氨基酸水解液”类字样的为配制酱油;
此外,食品标签上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越好,玮玮图片中使用的酱油其氨基液态氮含量大于1.2克/100毫升属于特级酱油,一般特级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品质最好;
标有“佐餐酱油”字样的酱油可以生吃,而只标有“烹调酱油”的酱油则不宜生吃,需要加热后食用;
酱油虽然以氨基酸含量来评价优劣,但我们并不能通过酱油摄入多少营养物质,毕竟酱油中的氨基酸数量少、我们吃酱油也有限,所以不要认为高价酱油会为人体提供更多营养素;
而所谓儿童酱油其含钠量并不低、甚至更高,价格也更贵,没有购买价值和意义;
患有高血压、肾脏疾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群要少摄入盐分,因此不仅菜肴中要少加盐,还要控制酱油摄入,基本上每10克酱油含有1克盐。
生命需要营养,生活也是!
和玮玮一起营养生活,欢迎关注营养玮玮道来!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经常吃酱油和不经常吃酱油人比谁跟健康呢?这个问题我们探讨一下,常吃酱油不一定身体不健康,不吃酱油的人也不一定身体健康。有些炒菜没有酱油不能成好菜肴,红烧五花肉,红烧牛肉必定要放酱油才会好吃。然而这里要指出的事常吃酱油者,对人的营养吸收有阻碍功能,红烧肉大量吃很容易得肠内息肉,因此酱油要吃但要尽量少吃,有的荤菜加了酱油营养成分要丢失。我们现在根据人的胃口不同,有些人不喜欢吃酱油,他们喜欢吃蒸煮的菜肴营养成分不会被破坏掉,因此人的生活习惯成自然不喜欢吃酱油也不勉强,喜欢吃酱油也不反对,还是一句话,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而定。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科学根据。除非吃酱油的人长期过量吃,非常规使用。这也不寻常呀?
酱油,作为烹调中的调味品是一味非常好的食品添加剂。可是,的确有人从小就不吃。也有的菜里有酱油不吃,但是,茶叶蛋里加入酱油没关系。还有的菜肴,茶叶蛋不能有酱油,可是吃面条时到离不开酱油。千奇百怪,各种情况都有,也许是饮食习惯或者饮食爱好所致。
至于吃酱油和不吃酱油,或者常吃酱油和从不吃酱油会不会影响健康,倒还真的没有听说过。
不过,我想既然是国家允许制作生产的质量好的酱油,只要正常使用,就不会导致健康出问题,应该说,这个是毋容置疑的。
记得小时候,大人会说;吃酱油的人容易皮肤黑;还有人说,身体受伤,皮肤弄破了,在治疗恢复期间,不要吃带有酱油的饭菜,以免以后伤口会留下深颜色,或者很黑。其实,后来在生活中也没见到类似这种情况发生过。
最近,我经常收看一些美食节目,其中大厨烧制菜肴有许多使用酱油,以致使烹调出来美味增色不少,工艺水平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如:狮子头、四喜丸子、红烧肉、红烧鱼、四喜烤麸、熏鱼、干锅类等等。有些菜肴如果不加酱油,那口味还会逊色不少。
说实话,市面现在的酱油基本取代了过去的产品。儿时的酱油那叫一个香,放学回家打开煤球炉,炒一个蛋炒饭,既快又好。倒上猪油和米饭(最好是隔夜冷饭),翻炒几下,最后撒上一点酱油,齐活。说到这里,仿佛那美味无比的蛋炒饭就在眼前。
我在农村也见过一些不知名的酱油,除了颜色接近酱油外,几乎就没有我们平时购买使用的酱油的感觉。甚至大缸里面还有杂质。像这样的所谓“酱油”,就不好说,是否会不会影响健康了。反正我认为,既然是进嘴的东西,还是安全第一,不要去图那种便宜。其实,市面上标明标准号和质量等级的酱油足够满足我们平时只需。
不过,酱油里面含“钠”,这倒是提醒人们,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不宜多吃含钠食品的人,以及老年人真的不要多吃酱油。
有的人口味重,淡了会不习惯,其实,一个人养成习惯并不难,相比医药费,少吃含盐的食物还是十分划算有利的。因为,你少一点盐,既省钱又健康。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酱油吃与不吃,就像人生一样。人无完人,各有所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归根结底,健康说明一切。
外婆从不吃酱油活了102岁,身体健康得很,她说酱油是苦的,不好吃。我用视频来回答大家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