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随便向你讨墨宝,怎么办?
书法,人称是没有尽头的修行。习書路上,其实艰辛难叙。我的书法老师曾讲,他在第一次投国展时,2700多字的蝇头小楷,他写了30多遍,更遑论投展前的临摹、创作,练习的纸张更是堆山积海。
有了这样的认识,向书法家索要作品时当慎而又慎,决不可“随便”。感情有了、机缘到了,墨宝自然来,而不应是“讨”“索”。讨要,遭人拒绝,难堪;人家勉强给予,也兴味索然。随便讨要,缺少对艺术、艺术品、书家的基本尊重,当然更休提赠送了。
墨宝赠送有缘人,我有缘得之,将惜之、藏之。而假以时日,如果我习书有成,有人讨要,看缘分,当赠则赠;不当赠者,或婉拒之,或直接拒绝,总之决不委曲求全。谨以吾友所赠墨宝以飨诸君!
这是一个为人处世的问题。
讨与被讨、功与禄的关系。
好画家和房地产商都同出一辙,一个产画,一个产房子,有什么不同?有,画有人空手索要,没有人脸皮厚到说要送套房子。
因为,画是纸,房子是钢筋水泥。人们都觉得钢筋水泥重。
前不久,我一个画友六十去世,家里还是一贫如洗,夫人说,他画了一辈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画都被人要走了,病了几个月,很少有拿画人来看他,现在还欠医院十多万。
我说,画可以卖啊?
她说,卖不掉啊,别人说,你送了很多人,一杯酒一盒茶叶可以换到的,谁会蠢到拿几万来买啊?
这就是书画家的多数结局。你没有太多精力时间去研究谁该送谁该买谁该半卖半送?如果这个都研究透了,你还不去做官做生意?
我现在终于理解齐白石郑板桥为什么挂笔单了。别人都不要脸,画家何必死要面子活受罪?
看看齐白石挂笔单:
齐白石被要送画的人搞烦了,那些日本军阀,国民党要员,亲戚朋友,都来纠缠不休,无功受禄,送画变成开粥棚。烦死人,干脆把自己的脸涂黑。认钱不认人。好得多!
就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那流氓提裤子不认人,难道你还来者不拒?相反,真的谦谦君子,不会空手套白狼,堂堂正正拿银子取画。落得名正言顺,君子爱画,取之有道。画和房子是一个概念,都是劳动大成果。
没有钱,缺吃少穿,你要附庸风雅搞什么?
画家送画,也要价值平衡,你不能敬酒一杯,就要画一幅。除非,他的画,烂死便宜。
我儿子要画,我说,你还是买吧。你缺钱,我再给你钱。这样像亲兄弟明算账,相安无事。
看了楼上回答,没有人提出“无功不受禄”。
法国人喜欢画上卢浮宫参观,要不就买,他们尊重艺术家。
我也送过画,中南海会议室的,家乡县委会议室的,赈灾的,扶贫的,聋哑学校的,在科技领域有大成果的,也有我认识的德高望重的领导。当然还有,我的贵人,我的恩师,当初为我的成长巨大付出的人,不需索要,我会自动送上,饮水思源。而不是网上点个赞,马上讨墨宝。
长沙的肖总,有感于我潇湘画院的几千万为民族奉献精神,把长沙两百多万的房子送我们一套做办事处,我受宠若惊!我回赠三幅国画,他受宠若惊。
是真正的人,懂得畏惧!畏惧的反应,就是大恩面前的受宠若惊!
2010在中南海创作,中央警卫局的战士们陪我绘画,做饭,他们在中南海站岗放哨好多年,艰苦朴素,我为他们每个人写一幅书法,让他们转业带回家乡,留个纪念。他们受宠若惊!
人到情深处,好事自然来。不要开口就要画家送你画,他不欠你的。或者,你先送他什么。那些为潇湘画院建设做大贡献的,我回赠他们,应该的。
一次我的葡萄画入展,展览馆通知我说,一个领导看上了,画留下了。
我说,街上好多美女,他看上了,也留下吧?我的律师给那个领导发律师函,准备让他上法庭,他们赶快退画。
画家,也要自树尊严。
不送画,得罪少数人。
送画,得罪大多数人。
好画不送人。
送人画不好。
☆☆尊重艺术 怡然自得!
☆一个好的书法家、画家,有一定成绩和知名度,社会书画应酬也较多。求学求画者自然而闻名而来,如何应对,大致有几种常见办法吧!
☆对真正的知己、朋友、同学、战友、领导等,可以挥毫泼墨以作品相赠相送,情谊永远是首重的。
☆对广播电视台、报社、画刋等可以免费赠与,一者活跃文化与艺术生活,二者对书画家自身的宣传大有益处。
☆可以在家门和网上标明个人的作品价格、内容、形式,书画艺术走向市场,理所应当。
☆对于个别不懂书画的人,总是索要作品,告诉他:本人很忙,没有空闲时间;笔老纸无,敬请谅解……
随便讨墨宝,这是书画家面临的困境之一,要应付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也是件头疼的事。从某方面影响着书画家的创作情绪和创作热情。从古到今,有大部分专业书画家都是靠书画市场养家糊口,维恃生计。缺者为贵,少者为稀,这是维护书画市场的重要手段,随便讨人墨宝,就等于砸烂书画家的饭碗。名者苦也,壮者难也,作为一位有理想的书画家,没有几十年或一生对艺术的苦苦追梦,是难以得到社会上认可的。墨宝值千金,是书画家心劳,智慧,汗水与血水提练出来的艺术精华,应该受到社会的爱戴和尊重。不要出做一些违反人性自然规律行为,人无名时推,人有名时围,不择手段摘别人家果实。艺术家特别书画名家,都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默默无闻
贡献着自已的一切,需要社会上更多的人群支持与理解。无缘莫开口,有缘画自来。
明码标价,即尊重了自己,又尊重了创作劳动、新老买主。
先听两则齐白石老人卖画的故事,再带您分析为人处世的简洁道理:
故事1:晚年遇贵人指点
齐白石出名比较晚,60岁的齐白石还是穷困潦倒,一幅画只卖2块钱,还是没人要。直到齐白石遇到一个大师级的画家才彻底改变命运,这个人叫陈师曾。
陈师曾认识齐白石也是一个偶然,一天陈师曾逛古玩市场时,看见一方印刻的很有功力,但作者不出名,陈师曾就自己去找齐白石,在一处破庙中找到当时窘迫的齐白石。陈师曾在当时北京的画坛,已是大师级的人物,如此颇费周折去寻一个不出名的齐白石,足可见齐白石的篆刻水平很高。
齐白石在北京卖画处处受排挤,也没人要。陈师曾看了齐白石的画后,给了他一个意见,不要为了迎合买画人而作画,要坚持画自己的画。这给了齐白石很大的启发,齐白石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童趣的人,听了陈师曾的话,齐白石决定画自己想画的画。
一次陈师曾带作品去日本参展,顺便带了两幅齐白石的画作。结果卖出了高价,齐白石的一幅山水画卖到了250银元,大家可能对250银元这个数目没概念,这到底是多少钱?我来给你做个比较,齐白石在北京买过一处四合院当时花了2000银元,这时会算了吧?齐白石卖8幅画,在当时就能买一处北京的四合院。你再算算,现在在北京繁华地带买一处四合院得多少钱?差不多过亿了吧。
如果没有陈师曾的指点,没有陈师曾的那句话,齐白石可能只是一个绘画水平很高的画匠,不会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齐白石听了陈师曾的那句话后,完成了一个从画匠到大师的蜕变,从此齐白石创立了自己的画风和画派。一句话竟成为齐白石艺术道路上的转折点,改变了他的一生。
齐白石是幸运的,60岁的时候遇到了“明师”陈师曾。这就是“明师”的重要作用,他在齐白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给他指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如果在学画的过程中,也能有幸遇到这样的明师,就可以事半功倍了,成为大师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这种事是可遇不可求的。 原创作者:墨虫
故事1:卖画例
卖画例不是润格,不是笔单,而是卖画的条例,实则卖画的规矩也。
齐白石自定了这么个规矩,一条一条写出来,清清楚楚,张贴示众,这就是卖画例。
见过他自写的润格,一平尺要多少钱,画工笔草虫要加一块钱,用西洋红要加一块钱。还见过他写的“免画牌”,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老人有民族骨气,不为日本人画画,贴在大门上,正式谢客。但是,卖画例,头一次见,非常特别。
卖画例:
招饮不画送礼物不画
卖画例写在一张柔软的高丽纸上,长宽尺寸为73×44.5厘米,一共五行,三十七个字,用毛笔竖写,行书,每个字大概五厘米左右,不署名。
首先,措词惊人,干巴利落脆,掷地有声,倔,毫不含糊,没得商量,极为明确,不容置疑。每个字扔出去能砸一个窟窿!
其次,对自己绝对严格。对客户他要求公平交易,你少一文钱我不画给你;不赊欠;交了钱,不要画了,钱也不退回;对中间介绍人,我不付中介好处费。但他对自己同样要求极为严格:第一,你请客招待我喝酒吃饭,我不画;第二,你送礼物给我,我不画;第三,刻图章也是按这个规矩。总而言之,公事公办,公平交易,免除一切“暗箱操作”,不收额外的任何好处,全是“实”的,不来“虚”的,钉是钉,铆是铆,全在“明面儿”上,一眼能见到底,不搞那些摸不着底的“潜规则”。
最后,一视同仁,对谁都一样,不存在任何特殊情况。看了这个卖画例,普通老百姓最为高兴。任何人,只要想要,都能让老人画画,不用请客,不用送礼,不用找介绍人,按润格交钱就是了(而且,当时的价格极为公道,一点半点都不贵)。
白石老人生于农村,当木匠出身;但令人称奇的是:他写的这个卖画例,其实是最符合市场交易原则的,称得上是市场经济交易法则的最标准的样板。它以诚信为原则,公开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而且时间上这么早。白石老人真棒!他在艺术上不光是顶级高手,他在思想认识水平上、在思维模式上也是先驱。
这张《卖画例》最早的收藏者是个陕西关中人,从名字上判断是位文人雅士,叫邨人,号南溪,名章上有字“慎之”。他在《卖画例》上留一小段文字: 白石山翁自书润例,南溪于长安市上无意得之,味其辞意足可与板桥道人后先辉映,是亦艺林绝妙谈助也 癸未秋日渭川邨人题记 此段文字写在《卖画例》右下角,三行,毛笔行草,钤一印。癸未是1943年,是抗日战争期间。 后来这张《卖画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落在了老舍先生手中,归他收藏。他在纸的左下角盖了一方“老舍心赏”的印章。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它。至于怎么又落在他的手中,则不得而知。但,无疑,这是一件宝。
公示润格,是对自己创作的认可和承诺。
大家在滴滴等出行方式出现之前,都听说过一种叫黑出租的车,简称黑车,是交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同样,不光是自己收入的文创工作者,是不是也应该是国家税收的重点打击对象?违法者必被法制。
文化创作也是一种劳动,其劳动价值体现在创造作品的价值。估计所有的读者都不会在超市、收费窗口等明码标价出议价,根本原因是大家知道定价合理,定价就是对商品承诺的价值标准,接受物价部门的监督。试问文创作者承诺自己的作品价值了吗?如果定价足够被社会认同,就不会出现范曾大师当下的窘境。
不敢公示作品价格的文创作者,源于一个贪心,违背的是市场管理与监督,得到了一己之力,失去了行业规范,受侵害的依旧是自己。只有像白石老人一样尊重自己的画作和新老买家,用画作去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才可以进窄门没得永存。
公示润格,是对画作长期价值的自我肯定。
书画作品是收藏品,无法用市场的三包服务去监督管理,其价格是书画作者和商家的良心,当下的市场显现了一片乱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无法直接表示商品价值,而只能间接地和相对地表现在某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交换的比例上。
商品价格是对商品价值的承诺,对生产者的尊重,调节供需关系的风向标。一个稳固的供需关系需要在价格和产品质量上达成共识,由于人的贪心等令市场混乱,引领商家进入宽门限制行业发展。只有那些技艺超群德行高尚的人,才能在群魔乱舞中气若神闲波澜不惊,名利双收。
时代变了,买家不是傻子,足够量的信息让他们醒来。
画家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纯碎为作画而作画,比如梵高,生前作画无数,却穷困潦倒,可依旧挚爱绘画。第二种境界作画,潜心作画,卖的是精品,天价作品也是屡创新高。比如曾梵志,他画画就是画画,也不想什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琢磨画画,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第三种境界,以卖画卫生,将自己的画作当产品来卖。这一典型代表,就是齐白石。齐白石画画,人家是明码标价,你来买我的画,没问题。前提是把价钱商量好,他老人家给的价钱也是合情合理。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价格在你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还形成了一种透明化的制度。齐白石也是童叟无欺,并且出手皆为精品。
通过范曾的《老子出关》,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画作善于升级,而不是另起炉灶。郭庆祥说他搞流水线,这也无可厚非,说话是人家的权利。但是范曾就是把这位没少高价买他的画的人,跟告上了法庭。事件起因,也就是只因他说范曾搞流水线。可能在大师的心目中,搞流水线是对艺术的不尊重,而郭庆祥又拿这事来说道。事实上,范曾将郭庆祥告上法庭,也是在竭力的捍卫自己的艺术,他向世人证明自己没有搞流水线。
收藏品等级的画作,艺术水准、存世数量等都是升值空间的考量因素,不同于普通商品。当代书画的属性介于收藏品、艺术品、普通商品的混沌之处;同样,作者也介于丹青先贤、艺术家、普通劳动者之间;先前一步努力创作名冠群芳的佳作,可名垂青史成为一代艺术家,退一步自己造自己的假,艺术品变商品可得一时温饱不如窄门。
总之;别人随便向你讨墨宝那是别人的事情;“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怎样去做。道法自然,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是自己的选择,并为此付出代价,取得成果。
见贤思齐。吾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正经一本每日一篇正解国学文化;
分享国学、哲学、心理学、社会行为学正能量;
关注个人成长、团队建设,共同探讨修为之道。
欢迎添加关注,评论、分享、留言、探讨、收藏、转发。
“有人随便向你讨墨宝怎么办?”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首先我做一个小小的纠正。“墨宝”是对别人书法作品的尊称,尤其是专指名人书法真迹。以后也延伸到绘画作品,指的是名贵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真迹。但是在社交场合也是鱼龙混杂的,有些人地位很高,属于高官,也把他们的书法即使写的不好,要称为“墨宝”,这就属于恶意奉承了。
不过,“墨宝”这个尊称可不能自称,我们不能自己说自己的书法或者绘画作品是墨宝。尤其是我们尚未成名的书法绘画作者,更不能自己称自己的作品是墨宝。
所以,“墨宝”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名人书法绘画作品,可不是我们一般普通老百姓的书画作品。即使我们自己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写的很好,可以和“墨宝”并驾齐驱,那也不能开口就称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是“墨宝”,而应该比较谦逊地称自己的作品是“拙作”,称别人的作品为“墨宝”。
这也不是什么虚伪,而是一种社交场合的礼仪。我们一定要记住了:在书画社交场合一定要把自己摆在一个谦卑的位置,虚怀若谷,不能动辄就说我的作品是“墨宝”,这就会引起别人对你自大的误解。
不过近些年来,书画作品有一定的普及,尤其是书画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屡拍出千万百万的高价天价,所以在我们普通老百姓来看,只要是一个书法绘画作品就一定会很值钱吧?所以,只要看到你是书法家或者是画家也想收藏你的作品,所以就会发生向你讨要作品的现象。
当然平白无故的给你一幅作品,确确实实不是书法家和画家很乐意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书画作品的展览会上,或者展销会上,有些人他知道讨要别人的书画作品肯定是讨要不到的,因为人家的作品在卖啊,一张画就是几千块几百块,有些人就想这样一个办法,让画家给他签个名做个留念,然后盖个印章,这也算是一种收藏方法,我就看到有一个人他特别注重每一次展览,他都要收藏每一个画家的签名和印章。而这个签名和印章是不用付钱的,所以这就是收藏书画家的影子吧?
如果你是学书法或者绘画的,真的有很多朋友们,以为你就是经常可以随随便便给他一幅画或者一幅书法作品。其实,我们很多的同学或者朋友真的不知道,一个学习书法和绘画的人,除了他自己喜欢之外,他付出的那个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当他能够把一幅书法或者一个绘画作品画的像回事的时候,那已经是耗费了很大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了。光是为了练书法,用宣纸一个人在10年当中用掉100刀宣纸,那都是很正常的,一年才用时到平均一天三四指张宣纸。大约就是八九块钱,这就相当于我们一般抽烟男生一天最低的烟钱。但是,在我们普通人来看,你不就是画了一幅画吗?不就是一张废纸吗?问你要一幅画或者要一份字画,那都是看得起你了,怎么就舍不得给我呢?你太小气了吧。
他不太理解你的苦衷反而还认为你故意不给他,或者是觉得你的画不会像一个大名家似的,能买出几千块吧。像这种同学朋友,他们真的不是喜欢绘画作品,也不是真的对你很同情或者很关心。因为他要真正关心和支持你,一定会带上一些纸送给你,这最低的给你的关心和支持,让他让你给他画一幅画或者写一个书法作品。像这样的同学朋友,你真的拒绝他都不好意思了,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表达出了对你的尊重,对你的诚意,对你的支持,对你的帮助。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多朋友经常学习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那么经常要付出很多的代价,他要给别人画一幅画,不光要付出时间,还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你想一下你一分钱都没拿,让别人给你送一幅作品,这在有些道理上真的是不太说得过去的,你比如说别人给你到你们家去,给你们家帮助你打扫卫生,你还得付出一些代价,招待人家吃顿吧,何况人家画了好几天画,才能够成功的拿出一个作品来,练了多少年的书法,才能够拿出像样的作品来,这个过程当中不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你一分钱也不出就要人家的作品,这确确实实在礼仪上还是感情上都有点说不过去吧?
所以遇到这个情况,你随随便便答应给他吧,实在有些不情不愿,你不给他吧,都是同学朋友怎么办呢?确实很为难。如果是非常好的朋友那当然无所谓,给就给吧,但是,如果是就是那么一面之交的人,他就觉收藏你的画,就是收藏了一笔财富,不出一分钱还能占到这个便宜,所以这样的人就会乐此不疲,而且他还挺有理由的呢,拿你现在你又不是名画家,我能收藏你的作品,已经是看得起你的画了。
有的朋友还明确的说,你给我们一张画吧,我们还帮你宣传呢!你看看,他说的多清楚,表达的多明白呀,好像你不给他画画,就会失去一次宣传的机会,将来你出名还得靠他似的。
当然如果这些人他真的是想宣传你的作品,想推介给别人,也未必就直接要你的作品,那么他拿到你的作品之后会去宣传吗?能宣传什么?宣传不了什么,所以这些人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有点非要站你便宜的心态。对书法绘画作品未必真的喜欢。
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环境不同,所以向你要书画作品的人也不同,比如说你在学校里边是一个美术教师,如果你的绘画作品,校长要要你的作品,你怎么办?你肯定会给校长画一幅图。也是没有任何代价的。还有如果你是在哪个局里边工作,局长或者科长看上了一个作品想要你的作品,你说你给他画一幅画,是不是要科长给你付100块钱呢?也这种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看情况,如果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你真的无法摆脱这种环境。即使你不想给他画,你也没有办法,还是要给他画,比如说给领导画作品,这个你想摆脱你都摆脱不了。
同时我们自己呢,还是要想清楚我们给谁画也都是画。至于是不是有条件还是没条件的,我们要看自己的情况,如果我们的条件比较好,我们也可以给他画,比如说我们有时间,我们的绘画作品也比较多,是可以给一些朋友送一些作品的,这样呢也有利于让朋友们给你多提出一些意见来,让自己能够逐步的提高绘画作品。
当然我们不是说对每一个人都要轻易的答应给他绘画作品,我们的书法或者是绘画艺术作品能不能送别人,我认认为我们个人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不管这个作品是成功还是不成功,是有偿还是无偿的,我们一定要把握一个分寸,就是这个作品一定要有拿得出来的这样一种艺术水平才能送人,如果画的太糟或者画的太平常,我们尽量不要送给别人,送出去之后别人如果装裱了会在一些客厅里边展出或者怎么样,那么就会在社会上引起评论,这个评论如果不是很高,反而对你的影响不好,所以很多画家书法家他们一般是不会轻易送给别人作品的,主要的原因是感觉自己的作品还不够成熟,如果作品成熟之后,很多画家还是比较乐意送人的。
那么这种送人,他有一种主动送和被动送主动送,就是我想送给同学朋友或者我的领导同事,那么不主动的呢,被动的呢,就是别人毫无理由的向你要你的作品,这个时候主要我们还是看交情,如果交情好可以答应,如果交情不好,当然就不能随便的去答应了,而且能不能送给别人,刚才我们说的不管是有偿还是无偿的,最好还是要让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成绩送出去比较好。
如果自己的作品不成熟就一定不能送,坚决不能送。所以我们要婉拒那些随随便便向你讨要作品的人,最好就说,我的作品真的我不想送,因为还不够成熟,艺术上太差了,这样别人也会理解你,你自己也会从这样一种尴尬当中摆脱出来。
总的来说给什么人送能不能送,我们自己一定要把握这个尺度,这个尺度是什么呢?毫无条件的尺度就是我们自己的作品一定要能够拿得出来,像回事是比较成熟的作品才能送人,这样呢,不论你是无偿的给你的领导同事送,还是给你的一般的朋友送,我们都可以说是问心无愧,因为我们是书法艺术的爱好者,我们一定要对书法和艺术要有一个底线,要有一种敬重艺术的精神。
因此守住对艺术的敬重,这就是我们能不能送给别人的底线。是我们能不能送给别人的最恰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