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当年的知青朋友们,你曾经干过哪些工作?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7关键词:工作,朋友,知青

当年的知青朋友们,你曾经干过哪些工作?

点赞1、乐山市 网友:风月斟酒

我是湖南知青,上山下乡插队八年,干过许多工作,值得一提有以下几件。

1.1972年8月中旬,乡村中学的一位女老师去生小孩了,缺人教物理化学课,校长找到我,本人一口就答应了,教学比干农活强。

教学辛苦,待遇好,一个月工资35.50元,工资中20元交生产队记工分,余下归己。

2.1973年9月下旬,大队书记找到我,说公社境内有一个县水库水渠中有一段隧洞,全长250米左右,我夸下海口,一年完成任务,两年过去了,还有150米没打通,是因出了一个事故,排哑炮时炸死一人而停工了。想派我上去完成最后那150米。我是知青,想图表现就答应了。

上工地了解情况,隧道是两头对打,剩下中间硬石段了,难度可想而知。一方面向大队书记汇报组织人员,另一方面向县水利局汇报,争取钱粮,工具,沙石,水泥,都很顺利。

9月下旬开工,停工很久隧道又响起了炮声。我搞计件制,隧道前进一米,可得60斤大米。开三班,每班三人,掘进一米,运出碎石,沙拌水泥糊墙拱一圈,固定隧道洞。当每个人上一天班就兑现20斤大米时,群众积极性高涨。

我就负责领物资和发大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天能得到这么多大米是天文数字。三个月后,隧道打通了,我完成了任务。

3.1974年中稻收完后,大队派我去辰溪县潭湾区知青农场学习柑橘架接工作。来学的人都是各大队派来的年轻人,三十人左右,学期一个月。

在学习期间发生一件怪事,几十年过去了还想不通。

一天中午干活回农场午餐,男男女女排队,走在田间小道上。我发现两个小姑娘,有意掉队,认为她俩要去小便,也没在意。回来后大家吃完午饭,还没见她俩来,同村的去找,在那边大声喊:不好了,淹死人了。大家一齐奔向出事地点,发现她俩人淹死在一丘田中央,一个不大牛滚澡的小池里。大家急忙把她俩抬上来,放在田边空坪上,这时,公社赤脚医生也赶来了,打了强心针,十分钟后,宣布人已死亡。

夜幕降临,所有学员都不敢回去睡,男男女女都坐在会议等天亮,三个晚上是这样的。

4.1975年10月,我被推荐上了劳动大学,那时,在毛泽东主席《五七指示》精神鼓舞下,各县,各部委都办有五七大学,五七干校。我上的是《辰溪县五七大学》,学制两年,分配方案社来社去。我学的专业是《植树造林》,两年毕业后分配在公社林场当技术员。

1978年12月25日,我被招工,进了一家国企,结束了八年之久的知青生活。

点赞2、莱阳市 网友:山抹微云

我是1974年10月的下乡知青。只干了一天农活,第二天就让我到大队的中心校当了代课老师,一直到回城(我没有任何关系和后门,至今我也不明白,学校要找一个老师,为什么就找到了我)。1977年回城,参加了银行工作,那时只有人民银行一家。从银行的储蓄员干起,信贷员,计划统计,办公室科员,办公室主任,到支行的副行长,2016年退休。

我这一生,从职业来讲,是很顺利的。下过乡,但没吃过苦。工作了,没有很多同龄人那样,调动工作、下岗、再就业等烦恼。

这一生,没有大富大贵,没有多么辉煌。但是我曾经努力过,人生无悔。退休了,开始安度晚年。现在喜欢上自驾游,每年能自驾2、3万公里。目标是,在人生不同阶段,活出不同的精彩。

点赞3、乌兰察布市 网友:赎灵魂

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目的是为了缩小三大差别。让城市青年把文化和城市的好习惯带到农村去。其次是让城市青年知道粮食是农民的汗水浇灌而来的生产粮食的不容易。多数知识青年农村人都高看一眼。认为他们不容易放下城市的优越生活来到农村。那时候朴实善良的农村人,不向现在仇富利益为大。参加劳动不象电视上演的。一周劳动五天半,周六下午学习。星期天休息。个人食堂个人种的菜专门老农帮助。学校的代课老师,赤脚医生和大队部其他轻松工作优先考虑他们。大队的林业副业都有知青的身影。每月有探亲假。春节节假都休息。我知道的没有地方欺视。本人拙见不同勿喷。

点赞4、伊春市 网友:血色契约

我是七五年三月插队落户。在生产队插田割禾、犁田看水,当过民办教师,当过公社批林批孔理论辅导员。七八年八月招工进厂。进厂先在铸造车间搞造型,后当核算员,接着当木模管理员。九0年二月入党,九一年一月当车间主任,九九年当选今监事会主席;二00二年公司改制拍卖给私人经营,开始下岗。下岗先干过水电安装,后给汽车站搞过管理,再到市技校当过教师,一四年十二月退休至今。

点赞5、廊坊市 网友:弦未尽

我干过的一项工作,可能全世界只有我才专职干过。

六九年元月二十七日下乡,家贫,长期营养不良,个子只有一米四二,体重七十八斤。农民们照顾我,有段时间,生产队烧瓦。做瓦先要在泥塘里把瓦泥用半踩好。两个农民,各牵一头半在泥塘里转圈踩瓦泥。我的专职就是拿个破面盆坐在泥塘边,赶牛的农民一看见牛尾巴翘起来,就冲我叫,快点!快点!我就冲下泥塘,把破面盆对准牛屁眼,端着等牛把粪拉到面盆里,当然脸会尽量的别开,以免牛粪溅到脸上。拉完后端着一面盆牛粪走出泥塘,倒到别处去。瓦泥里含得有牛粪的话,烧出来的瓦会有裂缝的。一生中当过农民,打过煤巴,拉过板车,打过铁,修过汽车,当过教师,校长,印刷厂的设备科长。修理厂的厂长,专职股民。专职接粪官算最底层的工作。

点赞6、阳春市 网友:听风吹

我是一九七五年年初下乡的知青。啥农活没干过?知道按时令怎么下种。

下乡近四年,最难忘的工作就是农业学大寨。

当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把旱地抬成水田。

当时农闲,十冬腊月,我每天挖土6平方米,好大一个坑呀,早上冻土,一镐挖下,直振的虎口生痛,没几下就渗出血来。当时的我真是能吃大苦,这般艰辛,还是天天如此,挖松的黄土,还要自己挑担,从不平坦的高坡处向下挑土200多米远。土是不下肩头,巧用力,撒成扇面形,这样干活可把土弄平整。每天是双工分,也就值现在3元钱吧。

干到天黑时,全身再也没有一点为气,口干腹肌,贴身的内衣,早已湿透。这时才能收工。

想起当年,知青真能干,也真敢吃尽农村苦。到现在想起还无不惊讶过去的自己。如今老矣,我更加珍惜粮食,更知道农民兄弟劳作之苦和做人的不易……

点赞7、漯河市 网友:生疏温柔

我是天津知青,1970年5月下乡到的内蒙古建设兵团,刚到的初期在连队脱过坯,盖过房子,筛过沙子,也到苇塘打过苇子。艰苦的劳动,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后来当了连队卫生员,打针拿药,为连队战士们服务。曾经系统地学习过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后到一个连队从事医生工作,最难忘的一次工作就是给连队的职工家属接生。

那时有从部队直接转业到兵团的老战士,他们的年龄比下乡的知青们都大,所以也就都成家了,到兵团后,这些老战士把家属都从老家接来,很多的兵二代都是在当地出生的。

记得有一个老战士的家属怀孕后要生了,正好我调到那个连队,她和我说准备在家生孩子,让我接生。我虽然学习过,在医院也实习过妇产科,但毕竟是我学习后第一次独立地接生,感觉责任重大,内心忐忑,但也做好了接生器材消毒的准备工作。

一天的下午,她家的大孩子急忙跑来找我,说她妈妈要生了。我拿上消毒好的接生包随她而去,到她家以后,按照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操作,其实还是挺紧张的,毕竟是第一次接生,而我也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大人孩子两条命啊!深感责任重大。

网络图片

那时人的胆子真的是很大,家庭接生条件不好,而我又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接生员,这个家属放心地把大小两条命托付给我,而我又那么大胆的承担起来这个责任。

好在一切顺利,孩子顺利出生,剪脐带、消毒包扎,我终于完成了接生的工作,是个女孩,也是她家的第三胎。

那是我在建设兵团从事医务工作以来一次难忘的接生经历,一个小生命曾经被我接生来到这个世界上,想想都觉得自己了不起!

网络图片

点赞8、湘潭市 网友:巨炮叔叔

本人六六届初中,六八年插队乌兰察布盟农村,由于表现突出七一年经社员大会一致通过,又经政审第一个返城进入呼铁局集宁车站,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一直是单位的先进生产工作者的专业户,五十岁时响应铁道部号召提前退休,单位只支付五佰生活费。

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老人孩子老伴和我在九七年白手起家在城乡结合部开了一家夲市最小的薰鸡店,老伴是集宁最早破产的社办工厂下岗工人,后来给人家打工学来的手艺,那些年是我和老伴生命中最忙最累的日子,白天肩扛大秤下乡收活鸡,晚上处理,冷冻,加工,家里的老人孩子根本就没有时间管,每天家里的饭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放学后做,不仅忙死还要和工商局,国税,地税,质检,卫生,交警,路政还有同行,地痞黑道打交道,几年后的03年一场瘟疫关门大吉,结局是除了交国家的高额税及水电费,房租外自己挣了几个大冰柜和摩托车,不得己几千块的冰柜处理了五佰块,八千多的摩托车卖了450块还偷笑呢,更惨的是家里老人去世了,孩子们学业也荒废了。我呢住进医院来了个开肠破肚大手术,那年还没有医保全是自费,手术后的后遗症再也不能干重活了。

人生百味一场梦,回想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经历了国家的一切事件,如今七十五岁了,能活到今天真是幸运,几年前来头条报个到,把自己的故事写成微头条展现一下。

点赞9、开封市 网友:孤独品酒

1969年12月初中毕业,首先迁移户口到农村吉林省磐石县江南公社,然后于1970年1月下乡插队。插队期间干农活、出民工

1973年10月被推荐到吉大读“工农兵学员”,1977年1月毕业。先在国防三线厂(国营8232厂)工作三年多,后调到东北电力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工作到退休

点赞10、青岛市 网友:龙的传人

我是湖北武汉市知青,是68年11日下乡到随县桐拍山大山里,出发时,当时的军区司令员曾思玉亲自到汉西车站送我们上火车,火车一启动,车厢里鸦雀无产,两秒钟后全车厢里爆发出一片哭声。火车坐到随县,第二天又用大卡车运到草店,下车后就被老乡们挑着行李接到村里。我们是三男一四女七人组成一个小组插队的,男生以前认识,女生不认识,报名时我们都是男生,可分队时才编进的女生。开始跟着社员干活,我基本上插抰,割稻,种收麦都干过,又去修过水库,种茶,建焦枝铁路,还被生产队派出学种蘑菇,两年后,同学们陆陆续续都走了,第三年又来了新知青,我后来也当兵离开了农村。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