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书法时墨太浓要如何稀释?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8关键词:书法

问题补充: 谁回答一下呗

点赞1、大同市 网友:人气妹儿

书法中的笔法讲究一气呵成。

若是墨太稀,纸必然会被晕染不易发挥,若墨太浓,笔法自然不顺且有余墨渗出。

所以我们在书法时应该将墨稀释,但稀释也是有方法和分类之说。

现在市面上较为著名的墨汁制造业众多,举个例子,一得阁应该是很多书法爱好者都接触过的品牌。

一得阁生产的墨汁有两大类,一为油烟,一为松烟。

△一得阁墨汁

油烟类:油烟是用油料,主要是以桐柚籽或猪油为原料燃烧后收集其烟所制的墨。

松烟类:松烟是松树油燃烧后收集其烟所制的墨。

然而不论是哪种墨汁,通常都是浓缩型的,并不能直接拿来使用,需要加一点水来稀释一下。

如果不加水直接使用,则写出来的字迹会太枯。

加水:

可根据你要完成的作品风格取出适量的墨汁加水。

需要注意的是,加水后的墨汁千万不要再倒入瓶内,否则会造成瓶内墨汁变质。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前几天写字留下的墨汁过几天再用时,发现已经臭了,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兑了水的墨汁更容易臭掉,这就是因为墨汁变质的缘故,所以秉着不浪费墨汁的原则,尽可能根据着墨的程度来兑墨汁。


加多少水:

至于在实际使用方面,墨汁究竟加多少水,与使用的纸张有着直接关系。

总的原则是:你在纸上书写时,感觉行笔比较流畅,能够写出笔锋,而字的效果又不那么渗墨,这就算是合适了。

如果行笔比较迟滞,字迹比较焦枯,则需要再加点水。

如果字迹渗墨比较明显,则需要再加点墨。这个需要你在长期的实践中去慢慢体会,写得多了,就有经验了。


加水比例:

如果给一个标准的比例的话,大概就是1:1的比例,也就是说,你倒出多少量的墨汁,就再加多少量的水。

而后再根据使用时的感觉去调整,或添加墨汁,或再添加水。

除了加水还可以加其他的吗?

民间方法有些比如说加白酒,白醋,也是为了达到稀释的原则,并无区别,但水的质地比较纯,所以用水会更好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文献来源于杨中涛书法,欢迎关注东家·手艺人

点赞2、汕尾市 网友:无福削瘦

墨汁里面是含胶的,好的墨汁一般会很稠,使用之前需要加水来稀释。要不然会影响书写的流畅性,也会使写出来的字太躁。

所以写字之前需要调墨,墨调的好,字就能及流畅又精神。

我平时调墨的方法有三种。

1、一是直接加水调,用如图所示的加水器,边加水边试用,这种方法用多了有了经验,一般加两三次水就能把墨调好。

2、第二种调墨方法,是边写边调,学习的时候在手边放以碟水、一碟墨,先沾水后沾墨,这种方法适合写行草书,可以写出枯湿浓淡等各种你想要的效果。

3、第三种方法使用宿墨调墨,在一得阁里加宿墨,这种调墨法调出来的墨乌黑发亮,且有层次感。

另外,现在生产的很多墨汁都不用调了,开瓶即用,稀稠正好,方便了很多,比如红星墨液。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点赞3、吴忠市 网友:潮流少女

书写时墨太浓,行笔不畅,也不宜表现墨色变化,所以要稀释。稀释的方法有两种。

一、直接加水。先少量加水,边加边用笔在纸上试,直到符合自己的书写习惯。

二、另备一点清水。书写时可以先蘸一点墨,再蘸一点水,这样写起来墨色会由淡到浓。也可先蘸一点水,再蘸一点墨,墨色变化相反。

书法创作中,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会用水说明你对书法的理解更上一层楼了。

当然,用了水,洇墨更快,对书写技术要求也更高。但有了水,墨色变化更丰富了,作品艺术性也更高了。

点赞4、遂宁市 网友:忆离笙

稀释墨汁是较繁琐的事。我只淡经验。

油烟加点滴酒,要高度酒,量少。不然影响墨的光亮度。当然少不了加水。松烟一般加水,加凉白开。

一般是配好二,三天的量,然后密封,用时倒出来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量,用完再倒。

水里边可兑半滴洗洁精,有三大好处,一是增强明亮感,二是润滑,三是不洇。

墨计浓淡与字的大小有关,字大墨相对浓些。反之则稀些。

墨与纸有较大关系。这要靠经验。

一般来讲,根据纸来配墨。掌握量的配比以后,用一种墨,写一种纸,写一种大小的字!

点赞5、玉树藏族自治州 网友:打厛幸冨

我摸索的經驗是用酒調墨,好處有四,一是墨有酒香味,二是幹的快,三是不容易跑墨,四是字有亮光!不妨一试!

点赞6、西宁市 网友:杨柳岸

这关系到墨法问题。

沈括《梦溪笔谈》中说:徐铉作书,对日照之,中有墨线,此可悟藏锋之妙。"藏锋之妙,是说笔法,其实也体现出墨法的具体特征。画画讲墨法,写字何偿不讲墨法。

墨浓无碍,关建要会用水。会用水即通了墨法,反之则不通。以一较深容器,置墨汁于内加水调合,这是不当之法,以为正法,广泛使用。实不通墨法之故。若这样用墨,沈括所言徐铉作书,映日有墨线就不会出现了。肯定会出无任何变化平且板滞的墨道。无墨法可言。

本不传之秘今传之,即,水存之于笔而再受墨于笔端,则墨法至,但需功夫垂练,方可成之。水注之于墨,匀后笔饱受之,施于纸上墨必平滞。不可不察。

点赞7、瑞安市 网友:陌上青苔

渗点清水就解决问题。

点赞8、沈阳市 网友:婲菇凉

我个人觉得,稀释墨是必须的。但是,如何稀释则是因墨和宣纸,以及用墨多少经验性总结。换句话说,墨是有等级区别的,好墨和好宣纸是一种稀释方法。好墨和次等宣纸则又是一种稀释方式。次墨和次等宣纸则又是一种稀释方式。字少是一种稀释方式。字多又是一种稀释方式。总之,稀释墨要靠平时练字的经验总结,也算是书法技能的一个技巧罢。

点赞9、大兴安岭地区 网友:桂花甜

谢邀答!写不同的字,对墨的浓淡有不同的要求,譬如要写出魏碑的古拙和残破感,用焦墨会更有效果。写石门摩崖石刻,用焦墨和浓墨最好,会出现笔意似连非连的感觉。大篆小篆也要用浓墨,拖尾的飞白才能出来。楷书、行书和草书用墨时,可以在浓墨中直接加水,温开水最好。有条件加蒸馏水,既可以稀释墨汁,又可以控制晕染。不少人加喝剩下的白酒,稀释快,挥发也快,效果极好。楷书一般要求笔笔送到,不讲究晕染,如果发现墨浓造成笔涩,可适当加水,笔锋达到流畅即可。行书和草书会追求浓淡变化,飞白变化可通过干笔实现,书写时可分别摆放墨池和水池,根据笔意需求,一边蘸墨,一边蘸水,都是正常做法。

总之,熟练勾兑墨汁、掌握墨汁浓淡变化,笔者认为,已超出技法范畴,当属艺术审美。书画同源,国画的墨分五彩,即焦墨、浓墨、重墨、淡墨和清墨,其中就有焦墨和清墨的极端表达。可见,用墨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功夫所在,均须好好学习和熟练掌握。

如下图的“开心”二字,直接用浓墨写成,笔笔送到,使其达到圆润、厚实。而“大小有济,轻重可修”八个字,则略为加水,使其书写流畅即可。


点赞10、赤峰市 网友:忙碌的鱼

墨太稠写字会不流畅,太稀会走形,一般的墨汁都有些稠密,加一点酒效果会更好。

点赞11、兴化市 网友:光年伤

写毛笔字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用的墨水,有时干有时又太稀了,这怎么办呢?当然是我们自己调节了。

写楷书一般要求墨汁不要太稀,因为楷书行笔慢,太稀的墨汁是写不出来字的。

写行草书的时候,墨水就要稀一点,因为行草书行笔较快,墨汁稀一点,能达到笔墨流畅,一气呵成的气势。蘸一次墨写下去,往往会出现飞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如果墨汁太干,那就加一点水,最好是纯净水,这样才不会让墨水发臭。也可以加点白酒,使写出来的作品弥漫着酒香,这当然是拾古人牙慧了,可有可无。

如果墨汁太稀,那么就倒出一些墨汁,使墨汁量变少,或者加一些墨汁,使之浓一点。

点赞12、双鸭山市 网友:紫洛雨

我对一得阁墨汁稀释是加点水,因为它的胶质太多。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