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美国的地理环境这么好,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发展成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6关键词:中国,地理,美国,文明古国,环境,印第安人

美国的地理环境这么好,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发展成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

点赞1、巴中市 网友:瑾年安好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工业文明时代,美国的地理环境无疑是好的,但对于产生农业文明来说,美国的地理环境就太差了。

1,与中国地形的西高东低,海拔最低的东面直面大洋相比,美国东西两面是山。

美国的西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间是“中部大平原”,也就是说美国几乎是一个盆地的地形。

所以,中国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美国大部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美国虽然坐拥东西两大洋,但东西两大山脉阻挡了海洋的湿润空气进入,只能沦为大陆性气候,因此美国所谓的“中部大平原”实际上是“中部大草原”。

大陆性气候不适合人类文明初期的农作物的生长,这是美国无法诞生文明的重要原因。

2、对于农业文明来说,美国气候非常恶劣

我国的山脉大多是东西走向,于是冬季可以阻挡西伯利亚的寒潮南下,夏季可以阻挡太平洋上台风的北上,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上还可以阻挡游牧民族的南下。

美国则不同,它的东西两大山系犹如两条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冬季北方的寒流可以迅速贯穿南北,夏季大西洋的飓风可以迅速北上。

所以,美国多贯穿全国范围的暴雪、飓风,这样的环境足以毁灭一个刚萌芽的原始文明。

3、密西西比河也是南北走向

我国的黄河与长江都是东西走向,如此同纬度的人们交流则更为便利,南北走向的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限制了同纬度原始人类的交流,而交流是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4、美国没有马

美国现在的马是当年的欧洲人带过去的,美国有狗,有野牛,但是没有马。

没有马,在古代就没有交通工具,没有交通工具,人类迁徙和行动的范围就极为有限,这同样限制了原始人类的交流。

5、北美洲的文明地区在墨西哥,但美国与墨西哥之间是沙漠

墨西哥产生了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但由于北方与美国边境沙漠的存在,再加上马的缺失,使这两大文明始终局限于中美洲,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6、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人首先占据的是中南美洲,所以中南美洲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而最北端过了佛罗里达便不适合人类生存,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有英国和法国在北美的大规模殖民。

美国的发展得益于工业文明的到来,在古代并不适合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点赞2、湘潭市 网友:裤子有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很大,萨沙今天随便说几点:

当白人来到北美时,发现这里的印第安人非常落后。

就军事上,印第安人没有金属武器,还在使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武器,不堪一击。印第安人没有马匹,只能徒步作战。印第安人族群很小,以几十人最多一二百人的部落为单位,无法和数量众多的白人对抗。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以下的原因:


第一,北美缺乏发展农业的农作物。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文明的产生都是依赖于农耕。

游牧民族靠放牧为生,可能放马上千年也没有自己的文字,族群还很弱小,没有真正的文化可言。

只有通过农耕保持相对稳定的粮食收入,人口才会增加,社会才会逐步分工。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人人都要忙于糊口,文明是不可能产生的。

就北美来说,他没有欧亚非常见的小麦、水稻这种高产农作物,有的仅仅是玉米、马铃薯之内。这些农作物产量本来就不高,加上印第安人缺乏农业工具和技术,导致完全无法糊口。

所以,直到白人到达北美的时候,北美印第安人还是以渔猎为生,农业种植只是补充渔猎粮食的缺口罢了。

而渔猎最大的特点就是收获不稳定,可能长时间没有收获,让整个部落全部饿死。

这导致了北美印第安人数量稀少,部落规模更小,因为部落人多容易饿死。

这种情况下,文明也就无从谈起,连活都活不下去。



第二,北美缺乏大牲口。

农耕文明是需要大牲口的,一般是马匹和耕牛。

如果没有大牲口,是无法大面积种地的,这是常识。

而北美野马早在1万多年前就灭绝了,北美野牛倒是很多,但过于凶暴,攻击性极强,根本就无法驯服。

缺少马匹和耕牛,北美又没有其他可以驯服的大牲口,农业也就无法发展。

也就是缺少大牲口,知道白人到达北美的时候,印第安人甚至没有发明车轮。

而车轮是运输物资的基础,没有车轮也就无法大量运输物资,这对于渔猎民族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部落根本就无法发展。



第三,北美的气候和环境问题。

这些因素的影响,北美的农业发展受限,水平很低,文明也就难以发展。

但如果真的人类无法生存,还是会想方设法的发展农业的。

可惜,北美的自然条件又比较优越。

白人到达北美时,这里仅有150万印第安人。而仅仅北美野牛就有高达7000万头。

这些重达1吨多的野牛,1头就可以提供数百公斤的牛肉。而且北美野牛每年都会生育,可以说是印第安人取之不竭的食物来源。

虽然靠猎杀北美野牛难以扩大部落规模,但维持现有部落成员吃饭,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而北美可以捕猎的野兽很多,河流里面还有大量的鱼类,生活并不困难。



第四,北美的地形阻碍文明发展。

北美跨越的维度很多,有着完全不同的自然条件。比如加拿大地区和美国南部,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两种地区,气候和环境差距巨大。

对于没有马匹的印第安人来说,从北向南或者从南向北长距离移动,都是极为困难的。

而且这种迁移会让人非常不适应,甚至整个部落因此灭亡。


同时,中美洲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以及山脉,严重阻碍了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传入北美地区。

要知道,印加文明虽落后,好歹开始使用铜制武器了,还培育了大约40多种作物,饲养骆马和羊驼,成为美洲印第安人中唯一饲养大牲畜的人民。

由于文明之间互相没有交往,也就无法进步。

而历史上即便是古代,欧亚大陆也是有交流的,早在秦汉时代中国就有丝绸之路了。



北美印第安人如此落后,是万万对付不了白人的。

点赞3、辽阳市 网友:冷瞳丷

文明古国从来就不是靠地理环境好而创造的,相反,地理环境越好的地区,越是无法创造文明,比如非洲,物产丰富、资源雄厚,可结果非洲却是人类历史上文明程度最低的地区。

说美国地理环境好,无非就是说美国很难有外敌入侵。美国占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往北是北冰洋,不存在人类活动,向西是大西洋,向东是太平洋,全球四大海洋美国就邻近了其中的三个,美国的南边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再往南就是南美洲。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活在美国,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美洲大陆上是不可能会有外敌入侵的,外敌只能从海洋上来,或者从南美洲、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通过唯一的陆地到达北美洲大陆。

没有外敌入侵对于生活在北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印地安人来说,这日子过得是相当舒服,印地安人唯一的敌人就是大自然,要么是极端的天气和气候,要么是勇猛的美洲大陆原住兽,比如美洲狮和北美野牛。



当全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由于地处恶劣的地理环境,进行着人类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为了生存权而战斗的时候,比如中国的三皇五帝时期,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的战争,再比如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分裂和大混战时。

越是文明古国,越是伴随着血腥的征战,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通过战征服,然后再通过战争灭亡,周而复转,通过这种激烈的碰撞,不同文化的汇合,才最终形成了文明古国。



当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因为地理环境的恶劣,通过战争不断扩张的同时,产生了文明,产生影响西方历史数千年的罗马帝国,而与此同时,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地安人,舒服的在美洲大陆上打打野牛、晒晒太阳,逗逗美洲狮。

人类最残酷的敌人永远都是同类,正是因为缺少外在的威胁与外敌的入侵,所以印地安人的生活相对于文明古国的百姓来说,显然轻松上百倍,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印安地人在美洲大陆一代一代的繁衍着,丝毫不影响文明。



当然了,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地安人基本上极少战争,偶尔仅有的几次战争,也许是这个部落与那个部落的村庄级冲突,缺少战争的印地安人一门心图发展,于是美洲大陆上种出了全世界三大经济作物之一的玉米,当然还有产量极高的经济作物--土豆,还有木薯、山药等。

除此之外,印地安人还创造了三个昙花一现的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这三个文明都地处墨西哥南部、中美洲地区到南美洲地区,与地处北美的美国无关。说是文明,也只有玛雅文明有自已的文字记载,其它两处叫文化更准确。

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人类从原始社会向脱离原始社会的文明社会过渡,让人类有了区别于动物及其它高等生物的明显界线,拥有文字、城市、建筑成为文明的三大标准,至少生活在北美大地的印地安人没有。



文明通常都伴随着各种冲突,碰撞与战争,在自然环境优越,没有外敌入侵的北美大陆,是没有产生文明的土壤。

适者生存,远古时代的人类生存靠的就是大自然,靠山吃山,靠海捕鱼,由于印地安人没有生存危机,就没有产生文明的压力。



等到西元17世纪时,欧洲的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的时候,善良的印地安人迎来他们历史上真正的外敌,可是数千年来,印地安人已经养成了没有天敌的习俗,当殖民者以外敌入侵时 ,等待印地安人的都是杀戳和掠夺,而文明早已离他们远去,主宰美洲大陆的就变成了这群殖民者,也就是今天的美国。

点赞4、克拉玛依市 网友:安闲铃

谢谢邀请!这里面蕴含着高深的哲学规律。美国的地理环境好,南美洲的地理环境也不错,同样没有发展为像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即使发展了印加文化,也是昙花一现成了匆匆过客,最后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为啥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没有发展出像中国一样的文明呢?首先,印第安人太少,占据的面积太过广阔,自然条件太过完美,美国孤悬西半球,缺乏像样的竞争对手,发展的动力不足。

人类文明既是生产劳动的结果,也是矛盾斗争,包括战争共同促成的,反者道之动。印第安人所处的北美大陆自然条件太过完美,人员太少,只需打猎就能满足族群的生活需要,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靠自然恩赐的生活,哪还有动力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看看欧亚的游牧民族比美洲的印第安人好不了多少,还是与农业文明斗争融合的结果,不然的话也非常落后。缺乏竞争的美洲印第安人,至多饲养一些牛羊鸡之类的动物,以补充淡季猎物的不足,仅此而已。中国则不然,由于人口稠密,很早就发展出农业,由游牧变为定居的农民。收割播种,犁靶,脱粒,加工面粉,农时,天气都需要知识的记忆与积累。印第安人则无需关心这些,至多训练一些捕猎技巧 ,无需掌握历法,农时,面粉加工,种收等知识。缺乏动力的社会发展十分缓慢。优越的条件反而害了印第安人,人类的文明出自激烈的斗争,包括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缺一不可。

自然条件太过严酷的爱基斯摩人同样创造不出辉煌的文明,因为他们的活动受限,无法进行复杂的社会活动,不过像动物一样狩猎、吃喝,生儿育女,与动物的存在差别不大。相反,条件太过优越的热带雨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地区,人类文明的进化都是非常缓慢的,如,非洲热带雨林地区,美洲热带雨林地区,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地区,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发展水平都很低,还是原始部落社会。这就是物极必反,自然条件太过优越与过分恶劣,都不能进化出高级文明来,所以,中国与欧洲诸国文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不是几个割裂条件堆砌在一起,就可创造高级文明的。



点赞5、杭州市 网友:小鳄鱼

美国的地理环境这么好,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把它发展成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

这个问题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既然这样说,那我们就从简单到复杂吧!

为什么说简单呢?

因为简单来说,今天历史已经在我们面前证明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并不是发展成文明古国的必然条件!

为什么说复杂呢?

说复杂是因为,文明古国的形成,除了“优越的地理环境”是一个利多条件,还与众多的其他条件所影响。例如人口的随机迁移,自然灾害,战争,瘟疫,人类文明的不被间断的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以及区域文明于外来文明的交集,相互良性影响,,,,,,等等。最终才综合造就了一个文明古国。

在人类近六千年的文明历史上,曾经有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诞生,也有如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拿破仑帝国等等强权的兴落。它们自身的发展壮大,自然也让它们有能力获得大片的,具有“优越或理想的地理环境的”土地。然而,这并不能最终阻止他们的衰落。

同样,处于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无论他们的自然环境如何理想,都敌不过他们一路走来所面临的种种“自然的,或偶然,或人为的障碍或灾害。”,也由此注定了美洲的印第安人远离文明,寄人篱下,受人摆布的命运。

难怪既有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姑苏出美女。”~环境风水自然重要;

也有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适时。”~社会发展离不开人!



大家说呢?

点赞6、如皋市 网友:枕上无书

当文明古国要具备物质和精神上的先进性,更讲究人民的团结,这样才能产生国家认同感,否则总是以“部落”状态存在,连个像样的政权都没有,自然不可能发展成文明古国。

咱们平常看一些西部电影也可以发现,在近代的北美大陆上,除了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杀戮之外,印第安各个部落之间也不和谐,完全是一盘散沙,不少部族间都存在着“打冤家”的传统,世世代代互为仇敌,甚至还从白人手中买军火,或者直接联合白人来对付仇敌部落。而白人这边,也很阴险的经常挑唆印第安部落之间的争斗,然后在两败俱伤时,坐收渔人之利。美剧中的史诗大片《西部风云》、和目前热播的《德州长子》中,都有类似情节。
到了20世纪初,各种杀戮和瘟疫轮番下来,北美印第安人只剩了不到2%了。此时,美国白人觉得对方已经没有还手之力。加上一个世纪以来不予余力的对印第安人进行集体思想蒙蔽,还真“感召”了一批印第安人进入了自己的“文明世界”。此情此景下,白人们才决定放下屠刀,划出保留地,兴建学校,让印第安人来上学,再融入白人世界,继续大规模同化政策。

最终,失去土地、失去野牛、失去同胞的印第安人成了生活在保留地被圈养的人种。

到现在还是这个状态,搞些自己都不太明白的所谓“祭祀舞蹈”来招揽游客,顺便卖点纪念品什么的。在当今美国政策照顾和倾斜下,仍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也没出过科技领域的名人。而且,纵观几乎所有的美国社会统计数据,印第安裔都殿后,比非裔美还不堪。比如,在所有少数族裔中,未成年人的自杀率最高,为十万人中有十八点五;未成年少女怀孕率最高;中学生辍学率最高,达54%;人均收入最低;失业率为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

所以,这么看,能不能发展的好,的确跟自然环境有关,但是并非环境好就能孕育出强大的民族国家。而印第安人呢,除了不团结,还跟对实用性技术进步“不感冒”有关。

直到新大陆被发现,印第安人还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的阶段。当然,这同他们处于相对对封闭的环境有关。人类历史上,缺少某种必要技术的文明并不少见,但其他大洲的文明往往通过文明冲突和互相的交流,弥补了自身的缺陷,促进了文明的演化和进步。比如,亚欧大陆文明崛起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而千年来,印第安人没有跟其他文明交流的机会,一直生活在原始状态。像北美印第安人,没有冶炼铜铁的技术;而南美的玛雅文明,甚至连车轮都没有开发出来,啥都靠肩膀扛.....精密的天文学也多是用于祭祀活动,并未有效推动过生产力的发展。
长久以来,印第安人除了冶炼金银之外,没能掌握冶炼其他金属的技术,而金银因其质地过软的性质,注定无法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金属材料,如铁、铜等等。

加之,除了冶金工业,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技术还有畜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马。然而,除了无法驯化的野牛,长久封闭的美洲根本没有像样的大型畜力,比如骡马……后来在北美大草原上奔驰的野马群,是由欧洲殖民者们带去的。

在西方人登陆之前,整个美洲大陆几乎没有大型的野生动物,除了狗以外,印第安人也没驯化过其他家畜。在南美倒是有半驯化的羊驼,但萌萌的羊驼载重量非常有限,也不能骑。因此,整个美洲印第安人出行都是11路,特别有身份的,像南美洲的印加皇帝则坐轿.....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要想成为延绵不绝的文明古国,族群需要强大的生命力和繁殖力。

然而,印第安人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美洲大陆上,人口规模很小,身体素质脆弱,非常禁不起折腾。

这点,白人们看得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发现,印第安战士们看起来挺健壮,天天半裸着露出八块腹肌,叫声洪亮,精神头十足,但是,身体素质却差得很,跟纸糊的似的,一个头疼脑热小病就足以致命。

印第安人对欧洲人带来的天花、麻疹、白喉等烈性传染病几乎是零免疫力,加上部落文化还特别讲究同生共死的精神,导致这些烈性传染病在印第安部落里面的致死率接近100%。

于是,白人们开始出”阴招“,他们把传染病人用过衣物和小毯子等纺织品作为礼物给印第安部落,或者故意丢弃在他们迁徙的路上。结果,死于各种有意或无意的烈性传染病的印第安人,数量并不少于直接的残暴屠杀和征剿。

总之,不团结的族群,不成熟的民族意识,封闭的大陆,处于“前铁器时代”的原始生产力,缺乏易驯养的大型食草类动物和脆弱的身体素质,让美洲印第安文明长久以来几乎停顿不前,距离繁衍成一个延绵不绝的文明古国差的还相当远。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点赞7、深圳市 网友:峨厭倦

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其实这句话更广义的含义可以引申为“乱世出文明”,纵观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没有任何一次是在和平模式下产生的。从石器文明的狩猎,到部落文明的“地盘”,从青铜文明的冷兵器,到蒸汽文明的热兵器,每一次文明颠覆,都伴随着残酷战争,可以说人类文明建立过程中,处处充满了杀戮,这是为什么呢?

归根结底是地球不同地区,生存环境不同,想要获得充足食物、宜居环境,除了抢夺地盘别无他法。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没有一个是“和平”发展起来的,而印第安人之所以没有建立出文明古国,一是人数少,二是生存环境优越,三是环境封闭。

华夏文明建立始末

先来看我国文明的建立过程,从黄河农耕文明建立之初,就流传着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如果此故事不足以为信,那就从华夏王朝说起。从商朝开始一直到清朝,3500年时间里,中原文明一直在与周边文明抗争,环绕华夏的游牧民族也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原的侵扰,比如商朝征夷、征班方、征戎,汉朝征战西域、抗击匈奴,唐朝战吐蕃、灭东突,明朝抗蒙古、定汉人江山等。可以说中国文明建立,完全是一部民族征战史,但也正是因为持续不断的征战,才碰撞出了文明古国。

但如果从开始就没有战争,人民都处在“饭饱思Y欲”的状态下,那华夏可能也会像美洲大陆那般,被外来者强占。因为,仔细观察历朝历代的颠覆,就很容易发现,每当朝代经历长时间和平,迎来的就是失败战争,因为长时间和平很容易导致人们固步自封。清朝颠覆就是血淋淋的案例,康乾盛世使大清朝如日中天,认为自己处在世界最佳土地,地大物博,采取闭关锁国而没有跟紧世界步伐,最终被外来侵略者强行打开国门,如果不是华夏几千年精神,华夏危矣。

再看印第安文明

要说印第安人在美洲一点文明没建立,那是假的,但说印第安人没有在美洲大陆上建立文明古国却是真的。大约七万年前的更新世,地球迎来了末次冰期,且持续了近6万年,当时世界海洋大量冰冻,导致海平面下降,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之间的白令海峡形成了“大陆桥”,印第安人祖先可能在迁徙过程中,也可能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跨越了白令海峡来到了美洲大陆。但在1.2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白令海峡重新被海水淹没,这也就是说美洲大陆与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彻底隔绝了。

前面说了,人类文明碰撞都是通过战争,但世界航海未发展起来之前,亚欧大陆上的战争都是通过陆地。而印第安人所在的美洲大陆,因为地理环境优越,且地广人稀,总人口不到一个亿,不存在食物竞争,所以印第安人生活非常安逸,根本不会发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且,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人虽然后期也出现多个分支,但祖先是趋于相近的,尽管有上百种语言,但生活方式很相似,这也就不存在如同华夏这般民族之间的征战,最终也就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文明古国。

另外还有一点,美洲原始大陆的动物虽然多,但后期很多都被狩猎而灭绝,最终生物多样性不如亚欧大陆。以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作战“工具”战马为例,是由野马驯化而来,虽然不确定美洲大陆是原本就没有野马,还是后期灭绝,但可以确定,欧洲人没有进入美洲时,印第安文明建立中并没有马匹的存在,也没有其他蹄类代步动物存在,这导致在广阔无垠的美洲大陆上,想要南北征伐,凭借双脚似乎也难以跨越。综上,印第安人没有建立文明古国,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最后,长期环境封闭,没有战争洗礼,当欧洲人乘船、拿着枪炮到来时,印第安人自然没有招架之力。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啊

点赞8、阳江市 网友:你别皱眉

1.发展演变

在有人类文明涉及的五大洲中,惟有美洲的人类文明是由外来文明组成的。它不是自己大洲独立生成的产物, 而是在远古时期,由亚洲大陆迁移过去的游牧族群。 因为年代久远,当时生产力并不发达。因此游猎过去的民族只掌握了一些初级的生产技术。 特别是后来谁着板块的运动, 美洲大陆逐渐脱离亚欧大陆, 于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所在。它环境闭塞,相对孤立,缺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一直是缓慢的状态。

2.地形状况影响统一国家的形成

众所周知,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只有统一国家的形成, 才能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我们翻阅一下美洲的文明,会发现其中特别有意思的状况。它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部落的情形延续,只在后期才出现过繁荣一时的印加帝国。我们深究其原因,地形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拿美国来讲,这可谓是美洲最为肥沃的地区。它的地形特征是东西两侧高 ,本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地形单元。左手是以科迪勒拉山系为分界的太平洋沿岸低地,右手是以阿巴拉契亚山脉为分界的大西洋沿岸低地,中间是相对平坦开阔的中央大平原。这样的地形状况常常导致,夏季东西两侧的海洋湿润性气流难以进入,冬季北部的寒潮长驱直入。 由此产生的暴风雪,干旱,足以毁灭一个新生的文明。

特别是狭隘的地形单元,交通工具的短缺,导致了这三个地区文明交流的巨大障碍。即使出现了强势的印第安人部落,也难以形成统一有力的帝国。

3.丰饶的物产,有限的民族

亚欧大陆,因为民族的多样性,人口的剧烈增长,食物的短缺,自古以来就征战不休。弱者被强者所兼并,渐渐形成了统一而强有力的民族。而在美洲地区,作为从未开发过的土地,这里物产丰饶。随着这些游牧民族的进入,因为物产的多样性,以狩猎为主的发展模式一直经久不衰。特别是后期玉米、番薯的广泛传播,为印第安民族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这使他们因为生存而引发战争的可能性减少。缺乏竞争,没有兼并,自然难以形成一个统一有力的文明古国。特别是由于气候的原因,美洲的人口依旧保持在一个缓慢的增长。

4.殖民运动的影响

由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欧洲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发展。他们依靠武力强势的摧毁了原始的部落秩序,疯狂的抓捕印第安人奴隶。16-19世纪期间,针对印第安人,殖民者策划了数起残暴的屠杀。特别是美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此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再加上长久以来的隔绝,殖民者带来的病毒,也成了摧毁印第安民族的重要帮凶。

综上,在我看来,缺乏竞争的民族,是难以持续的;不去交流的民族,是难以发展的;生于安乐的民族,必将死于忧患。一如严复先生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是海浮人,似乎在寻找什么,欢迎关注。

点赞9、海南藏族自治州 网友:似水柔情

首先要肯定的是,印第安人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最起码他们为人类的提供了大量的食品,这点就功不可没,不过他们确实没有成为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当哥伦布登上这块大陆的时候,他们还处于比较原始的文明状态。

其实就物质条件来说,印第安人可谓是得天独厚,两边是大洋,内陆有着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物产丰富,气候适宜,但能成为文明古国,光靠物质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能成为伟大的文明,有三个条件是必须的:

一、文明需要交流

美洲大陆条件优秀,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明的交流,两边是辽阔的大洋,走出去非常的困难,加上印第安人很容易在这块大陆上获得生活所需要的物资,没必要冒险出海。正因为交流的缺失,导致文明很难进步。以希腊的海洋文明为例,正是因为欧洲的相对贫瘠,让无数的欧洲人走出去,传播了自己的文明,也带回了先进的文明。以我们古代中国文明为例,提起来首先想到的就是汉唐之光,两汉期间,开通西域,使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首次接触,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大唐更是如此,当时的西安是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中心(可参见《长安十二时辰》,呵呵),汉唐的气魄远非后来闭关锁国的明清所比。只有走出去,才能带回来。

二、文明需要传承

印第安人给世界带来了丰富的农产品,但世界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先后到来,美洲大陆顿时血雨腥风,直到现在,印第安文明已经濒临灭绝,50年后,可能只有不到5%的印第安人还会讲自己的语言。相似的还有其他的三个文明古国: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在前729年就被亚述帝国吞并,新巴比伦王国也在前539年被波斯灭亡,后来该地区彻底伊斯兰化;发源于尼罗河的古埃及,前30年罗马帝国屋大维攻占埃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托勒密王朝覆灭,埃及并入罗马帝国,其后仍然被各种外族统治,直到彻底伊斯兰化;发源于恒河的古印度,在孔雀王朝灭亡后,也是不断被外族入侵,直到近代才摆脱殖民统治,不过古印度文明早已消亡。而发源于黄河的古代中国的虽然也经常受到外族的侵略,但源源不断的中华文化依然保留了下来,甚至依靠强大的感染力影响了其他外族,让其臣服于中华文化(蒙古是个例外,它跑的也快)。

三、文明需要包容

印第安文明是典型的封闭文明,由于气候原因,北美的五大湖流域(人口相对较少)受到的文明辐射都相对较少,和其发达的农业文明相比,它的军事能力在殖民者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而印第安文明抵制与外来文明的融合,直到现在,美国为照顾印第安人(更多是愧疚啦),为他们设置了保留地(类似于咱们的区域自治)。反看中华文明,虽然经历的明清时代的保守,但放眼看世界后,依然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先进的文明。就算当代社会,我们的很多方面都全面的西化,但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我们的思维方式、语言、地域文化、尤其是民族精神。我们接纳了先进文明,又不失去自己文明的本真,这才是伟大文明该有的样子。

都说古中国文明是唯一传承下来的文明,此言不假!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